2025.10.18 新北雙溪:中坑橋-中坑東山尾稜-中坑東山-北豹子廚山稜線-大夯瀑布-中坑古道-中坑西山-中坑古道西線O形

    
中坑東山,海拔高度515公尺,無基石。
中坑西山,海拔高度463公尺,無基石。

 

        近日從臉書看到藍天隊與聯合艦隊,一路由江隊長帶領清整了中坑橋上中坑東山的尾稜路線;一路則由聯合艦隊清整了大夯瀑布通往北豹子廚山稜線的路線。這兩處雖然是特地開闢的山徑,卻很自然地連通了原本只能原路來回的狀況,變得有意思的串連新路徑。

        因此之故,再走一趟不同路線規劃的中坑東西山O形路線就滿有意願的。

        感謝藍天隊和聯合艦隊清理新路線以及Ken Al(阿魯米)之前清理北豹子廚山稜線的辛勞。

 

        行車路線(GOOGLE搜尋:雙溪中坑):北二高汐止接一高->大華交流道(黃色5K)接台62線快速道路->台62線暖暖交流道下右轉暖東峽谷方向(台2丙0K)->台2丙4.5K上高架橋進基平隧道->平溪十分下左直行續接台2丙->台2丙出平雙隧道後約13.2K左轉進入北38鄉道->北38鄉道約9.6K右轉北42鄉道->過威惠廟續行至北42鄉道28.5K,續直行往盤山坑方向,再遇叉路仍直行,中坑橋前空地停車。由住處至此的距離約是45.1公里,60分鐘的車程時間。

 

 

08:09 停車在中坑橋前空地。

 

 

08:10 往回走約1分鐘便可看到中坑東山尾稜登山口。

 

 

08:11 水泥古橋

 

 

08:12 多層區塊的攔沙壩

 

 

08:13 先循著水管路來走。

 

 

08:14 很快便開始陡上。

 

 

08:15 路上有個很古舊的木頭製電線桿"中坑高分1"

 

 

08:16 也出現了繩索輔助行走。

 

 

08:19 崎嶇的亂石堆路。

 

 

08:21 也是不好踩踏的樹根路。

 

 

08:29 這樣的落葉土徑比較好行走。

 

 

08:37 持續的陡上坡,樹林空隙間路跡反而好很多。

 

 

08:47 又一處路面有不規則突出的石頭路。

 

 

08:56 地上的破舊帆布,是以前有工事需要還是獵人曾經在此搭建擋風遮雨的休息處呢?

 

 

08:57 很有心理準備的陡上,但是期待趕快能結束,悶熱無風很不舒服。

 

 

09:07 沒想到還有這樣陡上的岩石青苔爬坡。

 

 

09:16 繼續稜線上坡路,雖然很累,但只要繼續一步一步走著就會到目的地。

 

 

09:20 這尾稜路線真是不好搞,不過應該要到了,真辛苦。

 

 

09:20 真的到了。從登山口到此花了1小時9分鐘。

 

 

09:20 中坑東山,海拔高度515公尺,無基石。

 

 

09:21 累歸累還是要自拍到此一遊。

 

 

09:22 山頂不好休息,決定下坡到鞍部再休息。

 

 

09:28 左往北42鄉道接下坑古道,有走過,續取前。

 

 

09:29 到了鞍部,休息。右接中坑古道也走過,前行往北豹子廚山也走過。

 

 

09:40 休息過後,往北豹子廚山稜線續行。

 

 

09:43 因為有走過加上往北豹子廚山方向,上坡居多,但不會太陡,比中坑東山尾稜上坡好多了。

 

 

09:51 緩坡的一段。

 

 

09:53 上次走這段稜線有在此休息,今天直接通過繼續陡上行。

 

 

09:58 上到高點改為下坡

 

 

09:59 這處爬岩石的路很有印象。

 

 

10:02 傾斜的石頭、樹根路。

 

 

10:09 又一處拉繩陡上。

 

 

10:10 路上一直注意著右邊是否有路通,找著往大夯瀑布的山徑,終於在此看到了,有登山路條。雖然路跡不優,但應該就是,因為之前是沒這條路徑的(不過走了一段接上明顯很棒的山徑時,才發現此叉路應該較舊,可能不會再使用,請山友再往前走一段,會另有較優質的叉路通往大夯瀑布)。

 

 

10:18 休息過後,開始大夯瀑布走往。

 

 

10:22 路跡差,雖有想說聯合艦隊開的路不應該是這樣,但路條與路跡都能辨識,就繼續走下去,想說可能他們這次只是探路,日後還會再來清理。

 

 

10:29 就是這樣的路況,也算滿清楚的路徑。

 

 

10:30 看到前方長長的斜坡繩索段,我就明白我走到舊的探勘叉路,繩索段才是正確的路。

 

 

10:32 來走這段長長的繩索段下坡。

 

 

10:37 難得平緩的一段。

 

 

10:40 過沒什麼水量的小溪徑。

 

 

10:42 崎嶇的亂石堆路。

 

 

10:46 繼續崎嶇不平的陡下坡路。

 

 

10:50 真的是又陡路又不平,下坡已不好走,要是陡上爬一定累得很。

 

 

10:52 到了大夯瀑布水源頭處,左方為續行路;右方右側有小瀑布與小水潭,左側則是大夯瀑布的岩壁上頭。

 

 

10:54 與大夯瀑布水源頭自拍。

 

 

10:57 繼續很陡的下坡。

 

 

10:59 繞山壁行走,已看到大夯瀑布的上半了。

 

 

11:01 今天的大夯瀑布一樣沒什麼水量,其實從水源頭來看也能知道。

 

 

11:07 休息過後離開。

 

 

11:13 上次來雜草叢生,如今清整出很棒的山徑。

 

 

11:15 這邊看起來也是很清爽的山徑。

 

 

11:16 過溪便是中坑古道了。取左上往張家百年古厝。

 

 

11:19 還記得是上坡路。

 

 

11:20 今天的張家百年古厝前好多人在野餐。

 

 

11:25 我也來吃香蕉與礦物質果凍補充體力。

 

 

11:32 休息完畢離去前照照張家百年古厝。

 

 

11:33 前行的路仍是上坡,中坑古道本身就不是平緩的古道,而是有點坡度的上坡路,一直到中坑頭鞍部為止。

 

 

11:35 上坡石階步道。

 

 

11:45 走一段上坡、一段平路又一段上坡,旁邊可看到類似梯田的景觀。

 

 

11:49 到了往枋山坑山、中坑西山叉路,取右上。

 

 

11:51 一開始眼睛所看的是陡上坡。

 

 

11:52 不過轉個彎令我欣喜,原來是平緩的山腰小徑。

 

 

11:58 越走越高興,跟之前的山徑比起來好走很多。

 

 

12:00 叉路。左枋山坑山;取前中坑西山。

 

 

12:02 這段則變成緩下坡的山腰小徑。

 

 

12:07 到了不久前走過的另一次中坑東西山一起走的內盤坑古道叉路:"2025.09.13 新北雙溪:北豹子廚山-中坑頭鞍部-枋山坑山-過火坪古道-中坑西山-中坑古道西線-中坑古道-中坑古道東線-中坑東山-北豹子廚山稜線O形"。取右往中坑西山。

 

 

12:09 中坑西山、中坑古道叉路。

 

 

12:12 停下腳步,讓雙腳休息一下,緩和後才往中坑西山,因為知道這來回不好搞,得上爬約一百公尺的高度。

 

 

12:18 拉繩陡爬,緩步行走。

 

 

12:20 前方是第一階段的高點。

 

 

12:26 小下坡後又繼續上坡,而且將持續到中坑西山山頂。

 

 

12:28 中坑西山,海拔高度463公尺,無基石。從叉路到此花了16分鐘。

 

 

12:29 自拍到此一遊。

 

 

12:50 原路下坡11分鐘回到叉路往中坑古道。

 

 

12:53 中坑古道西線這段山徑比起上次也是好很多,雜草都清除掉了。

 

 

12:54 林家古厝遺址。

 

 

12:56 好個視野清爽的山徑,有沒有雜草叢生差異很大。

 

 

13:00 一段長陡下坡。

 

 

13:05 石頭土徑,很好走。

 

 

13:08 過溪路。

 

 

13:10 又一處過溪路。

 

 

13:13 看到中坑古道了,接下來便更輕鬆了。

 

 

13:14 過溪後取左往中坑橋方向走回。

 

 

13:15 寬廣的草坪。

 

 

13:16 最後一處過溪路。

 

 

13:19 好樣又再上過紅漆的欄杆橋,很醒目。

 

 

13:19 發呆亭內有四個人在打麻將,也太爽。

 

 

13:20 碎石子路讓人感覺輕鬆。

 

 

13:22 這樣的步道景觀視覺感也很好。

 

 

13:25 以前被稱為【水尾土地公祠】,現在看這匾額,不知道中間兩字怎麼唸,什麼意思?(2025.10.19 山友秀峰兄提供資料【神ㄒㄧㄡ永ㄆ一】,大意便是"永遠受著神明庇蔭之意")原來由右至左的第三字是永,跟汞也是像,"被"這個字我倒是知道應該是唸ㄆ一。

 

 

13:26 接下來會有類似的兩座水泥橋。

 

 

13:30 看到中坑橋了。

 

 

13:31 中坑橋。水土保持局民國97年12月竣工之橋。

 

 

13:32 過橋便回到停車處,停了不少車。

 

 

       綠野遊蹤APP的行走紀錄軌跡。

行走軌跡GPX檔下載

參考路程時間(海拔高度為本人GPS的紀錄,所列時間為不含休息的時間):

停車處,中坑橋,h141m. .1分. .中坑東山尾稜登山口h140m. .0分. .水泥古橋h137m. .65分. .中坑東山,無基石,h500m. .6分. .北42鄉道、中坑東山叉路,h458m. .1分. .中坑東山鞍部,h454m. .29分. .大夯瀑布,北豹子廚山稜線叉路,h578m. .32分. .大夯瀑布源頭,h369m. .6分. .大夯瀑布,h339m. .10分. .大夯瀑布、中坑古道叉路,h266m. .4分. .張家百年古厝,h283m. .15分. .中坑古道、中坑西山叉路,h376m. .9分. .枋山坑山、中坑古道、中坑西山叉路,h409m. .6分. .內盤山坑、中坑西山、中坑古道叉路,h354m. .1分. .中坑西山、中坑古道叉路,h355m. .15分. .中坑西山,無基石,h442m. .11分. .中坑西山、中坑古道叉路,h355m. .4分. .林家古厝h326m. .18分. .中坑古道、中坑西山叉路,h201m. .5分. .發呆亭,h189m. .11分. .停車處,中坑橋,h141m

 

 

行走時間不含休息花了249分鐘,也就是4小時9分鐘。走了8.7公里。總升降高度(上坡/下坡):758/758m。海拔高度最大值/最小值:577/135m。含休息、拍照與逗留共花了5小時22分鐘。建議準備6.0個小時來走。

 

 

  中坑東山尾稜與北豹子廚山稜線通往大夯瀑布的山徑,都是陡峭崎嶇難行的路,距離不長卻花了不少時間,滿累的。不過如前文所提,因為這兩路線的開發,對行走中坑東西山有了另一種選擇,也多了不同的路線規劃。

 

 

分享

我要留言 ||| 回本站首頁


**在本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