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3 新北雙溪:北豹子廚山-中坑頭鞍部-枋山坑山-過火坪古道-中坑西山-中坑古道西線-中坑古道-中坑古道東線-中坑東山-北豹子廚山稜線O形
北豹子廚山,海拔高度627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枋山坑山,海拔高度676公尺,三等三角點969號。
中坑西山,海拔高度463公尺,無基石。
中坑東山,海拔高度515公尺,無基石。
近日得知山友Kent Al(阿魯米)清理的北豹子廚山與其稜線到中坑東山這一段,還有聯合艦隊、藍天隊也合力清理了中坑東山到中坑古道這段。想起那年初登北豹子廚山與其稜線到中坑東山叉路下至中坑古道:"2018.04.07 新北雙溪:威惠廟-崩山坑古道-風口鞍部-柑腳山-黃德公祠-北豹子廚山-中坑古道O形",狀況非常慘烈,一路鑽草叢,曾經形容北豹子廚山到中坑東山這段鑽出來撿了半條命,再下到中坑古道,又撿回半條命,可見路況的悽慘。今日舊地重遊,體驗路跡好壞的差異。
另外中坑西山、中坑東山過去從來沒走過,這次也要以此為目標將其完成,其他部分便是路線規劃所要經過的。
感謝Ken Al、藍天隊和聯合艦隊清理山徑的辛勞。
行車路線(GOOGLE搜尋:柑林威惠廟):北二高汐止接一高->大華交流道(黃色5K)接台62線快速道路->台62線暖暖交流道下右轉暖東峽谷方向(台2丙0K)->台2丙4.5K上高架橋進基平隧道->平溪十分下左直行續接台2丙->台2丙出平雙隧道後約13.2K左轉進入北38鄉道->北38鄉道約9.6K右轉北42鄉道->過威惠廟續行至北42鄉道20.5K位置,有大茶壺為地標。由住處至此的距離約是51.7公里,62分鐘的車程時間。
08:08 停車在北42鄉道20.5K位置的大茶壺處。
08:08 大茶壺對面有新開闢的登山口,正好位在豹子廚保甲路古道交會處,應該是Kent Al新開的,這裡的位置更好,不必走一小段鄉道到北豹子廚山原本的登山口。
08:10 清理得很棒的山徑。
08:13 到了左第一登山口,自然是北42鄉道,之前便是從那起登;左上北豹子廚山;右中坑東山叉路。取左上往北豹子廚山。
08:16 仍是非常優質的山徑,與七年前所見天壤之別啊,感恩。
08:18 叉路。左第二登山口,取右上北豹子廚山。
08:19 北豹子廚山到了,清理得好寬廣。
08:19 北豹子廚山,海拔高度627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08:20 山頂視野。
08:21 自拍到此一遊。
08:22 原路回到叉路往第二登山口下,這也是七年前沒機會走的。
08:25 下到登山口後取右行往中坑頭鞍部。
08:35 一路下坡,到了右往中坑古道叉路,取右。
08:39 叉路。左邊直接接上中坑頭鞍部,但不確定路跡如何,當時沒選擇,事後很後悔,應該可以走的。此時仍繼續走柏油路產道。
08:46 這叉路已到了中坑古道正路,取左上往中坑頭鞍部。
08:47 古樸的石頭階。
08:49 這裡的路跡才比較好些。
08:50 到了中坑頭鞍部。
08:50 地上的兩塊基石,左邊是大正元年方向界碑,已有114年的歷史(中華民國有幾年就有幾年的歷史,因為大正元年就是中華民國元年)。其中一面寫著大正元年八月五日,另三面是『北頂雙溪行』(中坑古道)、『南闊瀨行』(北豹子廚山)、『西石碇行』(枋山坑古道);右邊那塊則是礦務課第675號基石。
08:52 中坑頭小土地公祠。建於大正十一年,也就是民國十一年,西元1922年。與土地公祠合照。
08:54 往枋山坑山上行。
08:57 這段路跡似乎尚未清理,不過可辨識。
09:01 持續陡爬,雖然天熱,但還爬不到一小時,體力感覺還不錯。
09:05 路徑已快要被植物掩蓋。
09:11 到此為枋山坑山、火燒寮古道、中坑頭鞍部叉路。取右枋山坑山。
09:15 路跡狀況仍然差不多。
09:16 到了枋山坑山。其前有兩條叉路,都可往中坑西山。因到枋山坑山的此時覺得很快便到,體力狀況很不錯,便決定了等下選左邊繞大圈到中坑西山,以路線長度來看,足足是右邊的三倍長。當時還不知這不是三倍長而已,而是下得很多,需得補上坡回來,辛苦很多。所以建議大家還是取右邊輕鬆很多。
09:17 枋山坑山,海拔高度676公尺,三等三角點969號。
09:17 山頂視野。
09:18 自拍到此一遊。
09:23 休息過後往過火坪鞍部方向前行。
09:25 陡下坡有繩索輔助。
09:29 路跡還未清理的部分。
09:34 雙扇蕨密布的一段,路跡已很差,不過仍可辨認。
09:37 遇到聯合艦隊的山友由下往上正在清理山徑。今天應該就會清理到枋山坑山了。
09:38 回照這兩位的辛勞。聊天中知道今天有十幾位來修徑。
09:40 因為攜帶割草機的大隊人馬還未上來,所以這一段尚未清理。
09:41~09:49 遇到聯合艦隊的大隊人馬了。聊天之後,應我要求他們拿起旗子讓我照相。後來還跟認識的Roger與羊咩咩聊了幾分鐘。
09:49 續前行。
09:51 果然之後的路跡就變得很好了,感謝聯合艦隊。
09:57 持續下坡中,聯合艦隊的特色就是不吝惜使用繩索輔助行走。在這裡也遇到一位山友聊了3分鐘,到中坑西山時還有再遇到。
10:02 清理得好優質的山徑。
10:06 也仍有繩索輔助的下坡。
10:09 到此為過火坪鞍部,從枋山坑山到此下降了231公尺。左往火燒寮、龍合橋;直上為盤山坑古道;右下盤山坑13號民宅。
10:11 決定取右走過火坪古道。
10:12 又是持續下坡的山徑。
10:14 空曠的竹林叢路。
10:19 崩塌過的土徑,傾斜鬆滑。
10:24 持續了一段鬆鬆的土徑。
10:29 倒樹,蹲低通行。
10:33 接上叉路,取右。
10:35 經過民宅,取右走草坪。
10:37 盤山坑13號民宅。取前柏油路往中坑西山。從過火坪鞍部到此下降了178公尺。從枋山坑山到此則是下降了409公尺,下這麼多,自然得補回來了。
10:39 前行1分鐘在往中坑西山叉路休息6分鐘。
10:46 直行1分鐘在民宅左側小巷續行。
10:47 這網子很好打開通行,不過請記得合上,因為可能農家有在防止一些動物。
10:48 古樸的橋。
10:51 走了一段沿溪行的路。
10:52 過溪。
10:55 此處非過橋而是取右。
10:57 路跡較差,也開始上坡了。
11:02 這段路仍是不優也持續上坡。
11:07 彎道上坡。
11:10 路跡突然變好的平路。
11:16 沿著乾凅的溪上行。
11:19 到此溪間,很累了,已從盤山坑13號到此上爬了不少。休息。
11:26 補充體力。
11:31 繼續吧,仍是上坡。
11:34 上坡一段有土地公祠,只有福德正神的牌位無神像。
11:37 仍然上坡,真是要命,有些後悔選擇繞大圈往中坑西山。
11:37 總算到了右從枋山坑山過來的短路線,取左往中坑西山。從盤山坑13號到此上爬了106公尺,但感覺上更多。時間上則是花了2小時14分鐘。含休息與聊天。
11:43 約走1分鐘便到了中坑西山、中坑古道叉路,在這裡遇到熊獅縱走遇到的山友苗子及其朋友,之後還會在走北豹子廚山稜線時再次相遇。
11:45 小聊之後開始往中坑西山。
11:49 路跡都清理得很不錯,先到一高點,短短的平緩路。
11:52 繼續上坡路。
11:58 調節體力安穩上坡。
12:01 中坑西山已在眼前。
12:02 再次遇到的山友,剛好要離去。我從叉路到此花了17分鐘登頂。
12:03 中坑西山,海拔高度463公尺,無基石。自拍到此一遊。
12:19 原路13分鐘回到叉路,往中坑古道前行。
12:23 這段路跡也不差。
12:25 路上有個古厝遺址。
12:29 這雜草路徑有中坑古道的感覺。
12:40 走一段乾溪路。
12:45 前方已接上中坑古道正路,又累了,休息。
13:00 休息過後取右行往中坑古道與中坑東山叉路方向。
13:01 淡蘭古道中坑古道石柱已變得很髒。
13:03 很有印象的攔砂壩。
13:04 也是很有印象的青蛙石。
13:06 像是走在梯田的路上。
13:07 到了往中坑東山叉路,取左。
13:09 一開始便要過溪。
13:10 然後就一直上坡直到中坑東山叉路。
13:13 周家古厝。
13:16 整個山徑都清得很好,由路跡可以看出痕跡。
13:24 更陡的上坡。七年前那次是下坡且路跡極差,沒空注意有多陡。
13:29 陡上到此,很累,看到又要陡上,休息7分鐘。
13:42 又陡上坡了幾分鐘,走得真累,根本是大魔王的上坡。
13:48 想著快結束這樣的陡上坡,卻還沒看到盡頭。
13:52 總算看到高點有平台,應該是了吧。
13:53 總算到了中坑東山、北豹子廚山叉路。從中坑古道叉路到此上爬了232公尺,連休息花了44分鐘。
14:01 休息中好巧地遇到一個人來爬山的法蘭克,合照做紀錄,並一起感嘆今天這路線不好搞。
14:14 休息夠久也聊了很久,放下背包往中坑東山。
14:14 中坑東山、北42鄉道叉路、下坑古道右線,取左前繼續。
14:17 乾淨清爽的優質山徑。
14:19 繼續上坡,距離短也該到了。
14:22 中坑東山,海拔高度515公尺,無基石。
14:23 自拍到此一遊。山頂無視野,都被樹林遮蔽。
14:28 原路5分鐘回到叉路。
14:30 揹起背包往北豹子廚山。
14:33 這方向一開始便是先來個長上坡,因為到北豹子廚山叉路還有約150公尺的高度要爬。
14:38 山徑真的很優質,走起來很舒服,雖然還在上坡中。
14:43 有個小岩壁。
14:44~14:51 持續上坡中,又累了,休息吃香蕉、喝喝水。
14:55 持續上坡到此,要爬過這岩石堆。
14:57 仍走在稜線路上。
14:58 窄小的山徑。
15:00 走了快七個小時,雙腳很無力,幸好山徑整理得很讚,走得很順。
15:04 未停歇的陡上坡。
15:07 前方又遇到在中坑西山叉路遇到的山友苗子那團,聊了7分鐘。
15:16 雖然還在上坡,但已快到北豹子廚山叉路,心情比較安定。
15:22 清理過山徑的痕跡。
15:22 到了北豹子廚山叉路了,取前。
15:23 改往第一登山口回程。
15:24 接回北42鄉道,取左。
15:26 回到大茶壺停車處。
綠野遊蹤APP的行走紀錄軌跡。
參考路程時間(海拔高度為本人GPS的紀錄,所列時間為不含休息的時間):
停車處,大茶壺登山口,h582m. .4分. .北豹子廚山、第一登山口,中坑東山叉路 ,h603m. .5分. .北豹子廚山,土地調查局圖根點,h616m. .3分. .北豹子廚山第二登山口,h578m. .9分. .北42鄉道、中坑古道叉路,h555m. .10分. .中坑頭鞍部叉路,h567m. .3分. .中坑頭鞍部,h591m. .16分. .枋山坑山、火燒寮古道、中坑頭鞍部叉路,h661m. .3分. .枋山坑山,三等三角點969號,h659m. .32分. .過火坪鞍部,h428m. .24分. .盤山坑13號,h250m. .37分. .土地公祠,h344m. .2分. .枋山坑山、中坑西山叉路,h356m. .1分. .中坑西山、中坑古道叉路,h355m. .16分. .中坑西山,無基石,h449m. .13分. .中坑西山、中坑古道叉路,h355m. .6分. .古厝遺址,h324m. .19分. .中坑古道、中坑西山叉路,h202m. .1分. .淡蘭古道中坑古道石柱,h206m. .3分. .青蛙石,h213m. .3分. .中坑古道、中坑東山叉路,h223m. .4分. .周家古厝,h241m. .29分. .中坑東山、北豹子廚山、中坑古道叉路,h455m. .1分. .中坑東山、北42鄉道、下坑古道右線叉路,h458m. .7分. .中坑東山,無基石,h500m. .5分. .中坑東山、北42鄉道、下坑古道右線叉路,h458m. .37分. .北豹子廚山、第一登山口,中坑東山叉路 ,h603m. .2分. .北豹子廚山第一登山口,h589m. .1分. .停車處,大茶壺登山口,h582m
行走時間不含休息花了296分鐘,也就是4小時56分鐘。走了12.0公里。總升降高度(上坡/下坡):921/918m。海拔高度最大值/最小值:662/201m。含休息、聊天、拍照與逗留共花了7小時19分鐘。建議準備8.0個小時來走。
感覺很辛苦地完成這個O形,想想當時在枋山坑山不選擇過火坪鞍部(內盤山坑)方向,就會輕鬆許多,省個一小時半跟上下爬升多出來的一百公尺是有可能的。不過因改這樣的行走路線才有機會遇到正在修徑的聯合艦隊山友,或許便是當時會想選擇這方向的機緣吧。
在剛清理過山徑的路線上很容易遇到相識的山友,很幸運地遇到了正在清整山徑的聯合艦隊以及認識的Roger與羊咩咩,久未相遇的法蘭克,還有三組曾經在山上巧遇的山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