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8 草嶺古道芒花季:貢寮車站-大嶺古道-五酒桶山-大石壁坑山-灣坑頭山-埡口-大里天公廟-大里車站
大石壁坑山北峰,海拔高度125公尺,建設廳礦補點2075號。
大石壁坑山,海拔高度197公尺,建設廳礦補點2065號。
五酒桶山,又稱外打林山,海拔高度386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灣坑頭山,海拔高度616公尺,二等三角點1181號,小百岳編號82。桃源谷稜線上最高點。
草嶺山,海拔高度578公尺,山字水泥柱。
今年的草嶺古道芒花季從11月1日到30日。如同過去幾年,我不是為了芒花季而去,而是為了大里天公廟的平安粥。這次想到另一條路線也就是大嶺古道路線。
大嶺古道,唯一一次便是"2012.10.14 貢寮:大石壁坑山-大嶺古道-五酒桶山O形",回顧了一下並未完全走得很對,畢竟當時資料不容易找,不像現在可以看著離線地圖清楚地知道路線的概觀,這次趁著草嶺古道芒花季,再次來走大嶺古道與五酒桶山並且直上灣坑頭山,以前沒走過的路線方式。
09:15 決定搭捷運轉火車到貢寮車站起登,運氣好都有座位,否則松山車站到貢寮車站的區間車就七十幾分鐘要是用站的會很痛苦。芒花季的效應,爆多人,這只是一角,車站內還有很多人,排隊上廁所的也大排長龍。
09:18 先往草嶺古道的方向走,出車站後取右,到鐵路地下道這裡過鐵道。
09:20 過地下道出來後取右行,遇貢寮老街鐵門牌,取之。
09:20 滿有特色的步道。
09:22 過了彩虹欄杆橋後便是貢寮老街叉路,取左。
09:24 滿古樸的室內擺設。看到有人來此喝咖啡。
09:25 老街一景,就是鄉下屋舍的感覺。
09:30 出貢寮老街取左走約3分鐘便到了貢寮國中圍牆,取右,此街道為【嵩陽街】。
09:31 貢寮國中大門。
09:35 到了根帝宮,那次走大嶺古道便停車於此。若走大嶺古道、五酒桶山的O形,停車在根帝宮是最佳選擇。
09:38 再前行1分鐘到此叉路,取右【龍崗社區】。
09:39 路口有大嶺古道地圖。
09:42 到此叉路,這標示2012年的時候便有,前面取左。
09:44 叉路取左,走水泥路。
09:49 到了徐家村也就是大嶺古道登山口。
09:52 開始走上次沒走對的大嶺古道。
09:54 稀疏但仍算是樹林步道,感覺很讚。
09:56 除了石板階梯也有落葉土石徑。
09:58 一處草坪平台,有個【風景宜人】石碑。
10:01 續上行3分鐘到了大石壁山北峰叉路。
10:01 只幾步路便到了大石壁山北峰。
10:02 大石壁坑山北峰,海拔高度125公尺,建設廳礦補點2075號。
10:02 自拍到此一遊。
10:05 泥土落葉樹根路上坡。
10:09 持續上坡後,到此出現的土徑便很乾燥,走起舒服。
10:10 展望前的石碑,大嶺古道的簡介。
10:10 展望台。
10:11 展望台所見風景,拉近鏡頭。
10:16 休息喝喝水後續前行。
10:17 接上產道,取左。
10:18 到了大石壁坑山叉路,取左。
10:20 窄小的土徑到此叉路,取左,回程到此可取右不必原路回程。
10:20 到了大石壁坑山。
10:21 大石壁坑山,海拔高度197公尺,建設廳礦補點2065號。
10:21 自拍到此一遊。
10:23 約2分鐘便接上產道。
10:25 上行不到2分鐘,右邊是段家木耳、香菇,左邊則是土公婆廟,取左。
10:26 土地公婆廟,旁邊有簡介,五酒桶山的五酒,可能就是"蛾酒",而更早應該是"敖樟"的台語變音。
10:27 在土地公婆廟內有隻很可愛的小黑狗,很熱情地在我的腳邊蹭來蹭去,今天想說有大里天公廟的平安粥可吃都沒帶食物,可惜了。而牠竟然跟著我走到【龍字碑】遇到其他登山客才結束與我的緣分,改跟其他登山客。
10:29 可愛的小黑狗帶著我走這段土石徑。
10:34 繼續類似的步道上行。
10:36 叉路。左龍字碑、直行五酒桶山,取左。
10:37 崎嶇不平的青苔石頭路。
10:39 接上叉路,右可接回五酒桶山,取左往龍字碑。
10:42 一段草坪路徑。
10:44 平緩的土徑,感覺很優美的步道景觀。
10:48 看到這景象便知道龍字碑到了。
10:52 等候這群山友照相完畢,換我來照。龍字碑的龍字本身便有一條龍在,很有巧思。
10:52 自拍到此一遊。
10:53 續行不到一分鐘到了產道與五酒桶山叉路,取右上。
10:56 蜿蜒上行的山徑。前方是周董夫婦(有跟男方聊天,所以知道是夫妻,女方稱呼其為周董)。
10:58 路跡還算可接受的狀況。
11:00 到了五叉路口、龍字碑、五酒桶山叉路。取右五酒桶山來回。
11:01 放下背包輕鬆往五酒桶山。
11:03 山徑的路跡也很OK。
11:04 到了五酒桶山。
11:06 五酒桶山,又稱外打林山,海拔高度386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11:06 自拍到此一遊。
11:10 原路約3分鐘回到叉路處。
11:13 與周董小聊3分鐘後往灣坑頭山方向續行。
11:16 邊走與周董邊聊天,今天最擔心的便是現在走的這段自然山徑路跡,目前看起來還好。
11:20 周董的老婆被淡竹葉的刺刺沾黏褲子停下來拔,我便先走了。
11:25 都還是差不多狀況的路跡。
11:26 好像走出這段自然山徑了。
11:29 直行到此叉路,續前行。
11:30 到此叉路,左方民宅,取右。
11:31 龍崗食農學堂。
11:37 續行6分鐘的柏油路,到此有個上山叉路,魯地圖上有標示龍崗山,路跡一看就很差,決定放棄。
11:42 之後是下行柏油路到了五叉路口。續行路便是中間路。
11:43 看到這土徑便很容易確定該走這裡。
11:43 在龍字碑遇到的山友群,他們直接走產道沒走五酒桶山,那隻小黑狗還跟著他們。
11:46 避牛樁。
11:48 路上有個埤潭。
11:50 前方應該是私人土地已封起來,跟著登山路條取右走。
11:51 又開始轉為明顯的上坡,且將會持續到桃源谷稜線與灣坑頭山。
11:54 又出現叉路,左邊雖然比較好走,魯地圖也有路線,還是跟著登山路條取右。
11:57 山勢還頗有陡度,幸好路跡仍可接受。
12:01 繼續慢行上坡,幸好今天天氣只約24度C,體感不到30度C。
12:03 應該又是避牛立的木頭鐵絲網,從樹中間過去即可。
12:09 這段自然山徑,除了路跡還可以,登山路條也算密集,很好找路。
12:10 沒想到這山徑也另有一群山友來走,正在用餐。
12:11 接下來大概就看著上方桃源谷稜線步道往前走去,當然仍有像這樣的路形可參考來走。
12:12 像這樣的草原地,實在很難說該怎麼走,而且還有散落的牛隻在草叢內吃草,驚驚嚇,幸好有看到,只能選擇避開,自己找路上去。
12:18 找到這處有鐵絲網圍住的山徑就放心了,跟著走即可。
12:20 已經看到桃源谷稜線步道了。
12:22 接上桃源谷稜線步道。
12:24 雖然接下還是要上爬,但心情很輕鬆了。
12:28 一段段上爬。
12:33 上到一高點平台,魯地圖標示為"站在高崗上"。
12:34 休息喝喝水,續行。
12:36 上坡石階。
12:37 到了灣坑頭山。
12:40 人多只好插空隙照相。灣坑頭山,海拔高度616公尺,二等三角點1181號,小百岳編號82。桃源谷稜線上最高點。
12:46 好不容易有照到不錯的角度,離開。
12:47~12:51 吾居無墅叉路,有試走十幾公尺,沒多久就發現路跡很差,竹子叢都掩蓋了山徑,也就放棄。
12:55 跟著人群後面慢行。
12:56 四方亭遺址。以前是有亭子的當時的導覽圖寫著"四方亭,亭四方,四方亭上望四方"。
13:01 繼續上行,天氣很好不炎熱。
13:04 稜線風景一直都覺得很美。
13:09 曾經被標示為草嶺山的高點。
13:09 草嶺山,海拔高度578公尺,山字水泥柱。
13:12 以前都跟著石階步道爬高再下行,今天決定有機會都走草坪土路山腰徑銜接,省力些。
13:14 這處也是輕鬆走草坪路。
13:16 輕鬆接回石階步道。
13:18 也常有下坡。
13:20 這處也橫切不上下走石階步道,好輕鬆。
13:21 過這平台便一路下坡了。
13:26 非常耀眼的山脈風景。
13:29 埡口下往大里天公廟的蜿蜒產道。
13:31 已可看見埡口與附近的亭子。
13:38 在亭子下方的台階休息喝喝水4分鐘再到埡口來。
13:41 龜山島霧茫茫就不提供照片了。與草嶺古道石柱合照。
13:42 曾經走過柏油產道下山,今年還是走石階步道取捷徑。
13:47 人潮一直很多。
13:50 客棧遺址。
13:53 很有印象的亭子,對反向上行者來說,此處的亭子很需要。
13:56 下坡到此,前方接護管所遺址。
13:57 到了護管所遺址處,此處早已改為古道客棧。
13:59 有販賣機,人多生意自然就很好,當然古道客棧的生意也不錯。
14:02 投個海鹽沙士來解渴。
14:06 休息完畢,往大里天公廟。
14:07 最後一段石階步道。
14:09 接上產道,取右。
14:10 這處的柏油路有破損。
14:16 這座橋也很有印象。
14:18 自然步道叉路,走過幾次,今天不走。
14:27 到了石碑林,就快到天公廟的施粥處了。
14:28 大家都很踴躍地來吃平安粥,一樣有鹹粥和米粉湯。
14:42 照照鹹粥和米粉湯。
14:30~14:55 這次自帶大紙碗,所以看起來沒盛滿,但兩次相加等於小碗約五、六碗,鹹粥與米粉湯都吃了。吃得很爽。
14:56 照照草嶺慶雲宮也就是俗稱天公廟。因為下班火車回台北時刻是16:02,時間很多,決定上到頂樓看風景。
14:59 還真是別有一番風味。
15:01 遠方的漁船。
15:04 一樣捐獻100元當作是吃鹹粥與米粉湯的費用。
15:08 到下層的廟宇看看。之前還遇到許多戲台同時演出。
15:09 旁邊的傳統小吃店。在沒有平安粥的時代,才有在此用餐的紀錄。
15:11 許願天鼎廣場。
15:14 時間還很多,到遊客中心逛逛。
15:15 很多人在此休息。
15:23 離開天公廟往大里火車站。
15:24 由此進,安全方便的通路,多年前都要走馬路到大里車站。
15:25 右往大里車站,取前大里海景公園去走走。
15:27 左邊的工事正在興建自行車道,以後就更有觀光吸引力了,人當然也可以走。
15:30 走出圍籬,右往大里車站,先往左邊看看風景。
15:31 近處的海邊風景。再過去的海景公園就不去了,去年已完整逛過,感覺也沒什麼。
15:32 走往大里車站。
15:33 原來從大里海景公園便可直接通往大里車站,什麼時候開始的呢?以前不是原路回,便是要接回公路再走回車站正門。
15:34 走這斜坡上行。在這之前有刷卡進出站感應,記得先刷再進。
15:38 沒想到這麼多人,約半小時前便在月台等候。我也往前走了一段坐在地上休息。
15:57 時間近了,這是等車人潮的一半,台鐵在芒花季應該要有加班車輸運人潮。
16:02 列車準時抵達。運氣好有坐到位置,不然真的要站到松山車站。很多人真的便是這樣一路站,後面人只會更多,下少上多,站的人也太辛苦,我都坐得屁股很痛了,人多雙腳也沒辦法伸直出去,雙腳的疲累感也沒怎麼解除。從大里到松山車程約100分鐘。
綠野遊蹤APP的行走紀錄軌跡。
參考路程時間(海拔高度為本人GPS的紀錄,所列時間為不含休息的時間):
貢寮車站,h13m. .2分. .鐵路地下道,h14m. .1分. .貢寮老街鐵門,h8m. .8分. .貢寮國中,h13m. .5分. .根帝宮,h19m. .10分. .大嶺古道登山口,h47m. .6分. .風雅宜人石碑,h94m. .25分. .大石壁山北峰,建設廳礦補點2075號,h122m. .7分. .展望台,h163m. .3分. .大石壁坑山,建設廳礦補點2065號,h187m. .4分. .土地公婆廟,h198m.. .9分. .龍字碑、五酒桶山、土地公婆廟叉路,h264m. .11分. .龍字碑,h313m. .1分. .龍字碑、五酒桶山叉路,h314m. .6分. .五叉路口、龍字碑、五酒桶山叉路,h371m. .3分. .五酒桶山,土地調查局圖根點,h377m. .3分. .五叉路口、龍字碑、五酒桶山叉路,h371m. .17分. .龍崗食農學堂,h349m. .5分. .龍崗山路跡極差放棄,h375m. .4分. .五叉路口,h352m. .5分. .埤潭,h354m. .32分. .桃源谷步道、大嶺古道叉路,h533m. .9分. .站在高崗上,h592m. .3分. .灣坑頭山,二等三角點1181號,h601m. .1分. .吾居無墅叉路,h591m. .5分. .四方亭遺址,h543m. .12分. .草嶺山,山字柱,h553m. .27分. .埡口,h342m. .8分. .客棧遺址,h253m. .7分. .護管所遺址、古道客棧,h185m. .3分. .柏油路段,h154m. .8分. .自然步道叉路,h89m. .9分. .大里天公廟,h26m. .1分. .天公廟頂樓,h29m. .2分. .大里遊客中心,h25m. .7分. .大里海景公園,h8m. .2分. .大里火車站第一月台,h15m
行走時間不含休息花了271分鐘,也就是4小時31分鐘。走了15.1公里。總升降高度(上坡/下坡):757/758m。海拔高度最大值/最小值:603/4m。含休息、拍照與逗留共花了6小時21分鐘(包含吃平安粥的28分鐘)。建議準備7.0個小時來走。
很高興今天走了以前沒走過的一些路段,這之前還以為有走過。即使是大嶺古道也是一大段沒走過,沒想到是這麼優質的自然山徑。至於上到桃源谷稜線的山徑就完全沒走過,我也覺得很棒,不因路跡沒很好就覺得不好,其實我已覺得很可接受了,整體來說是滿意的。
桃源谷稜線則一樣有令人讚嘆的風景可欣賞。可惜的是原本預定的吾居吾墅路線沒再清理路徑,路跡已經完全不行,只好放棄。
平安粥的享用者已經多到不再與往年比較了,因為已經很出名到每年都很熱烈,感謝大里天公廟的善心之舉,讓大家在行走草嶺古道後可以補充體力。不過這次看到有人用塑膠袋裝,應該是要帶回去吃,這樣的行為就很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