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1 新北雙溪:北豹子廚山-大正元年方向碑之南闊瀨行-南豹子廚山-畚箕湖古道-三水潭-闊瀨古道-枋山坑古道-中坑頭鞍部O形

    
北豹子廚山,海拔高度627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南豹子廚山,海拔高度593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第一次走中坑古道在中坑頭鞍部看到大正元年方向碑,因年代久遠,與中華民國同歲數,便心生敬仰。同時對於其三面所提到的『北頂雙溪行』(中坑古道)、『南闊瀨行』(南豹子廚山)、『西石碇行』(枋山坑古道),心有疑惑,除了中坑古道,其餘並不清楚。直到之後也走了枋山坑古道,對西石碇行才有了地理上的了解。但十多年來從未走過南闊瀨行的方向。

        近一個月來,因為走北豹子廚山往來中坑頭鞍部,南闊瀨行走了一小段,對整段的南闊瀨行心有懸念,在臉書上看到藍天隊和聯合艦隊已先行清理一趟,並委託阿魯米再用除草機清理一遍,加上附近路線我已走得很透徹,便決定以大正元年方向碑之南闊瀨行為主目標,規劃路線來個O形走。

        感謝Ken Al(阿魯米)、藍天隊和聯合艦隊清理山徑的辛勞。

 

        行車路線(GOOGLE搜尋:柑林威惠廟):北二高汐止接一高->大華交流道(黃色5K)接台62線快速道路->台62線暖暖交流道下右轉暖東峽谷方向(台2丙0K)->台2丙4.5K上高架橋進基平隧道->平溪十分下左直行續接台2丙->台2丙出平雙隧道後約13.2K左轉進入北38鄉道->北38鄉道約9.6K右轉北42鄉道->過威惠廟續行至北42鄉道20.5K位置,有大茶壺為地標,路邊停車。由住處至此的距離約是51.7公里,62分鐘的車程時間。

 

 

07:52 一樣停車在北42鄉道20.5K位置的大茶壺處,面對其左邊便是北豹子廚山登山口。

 

 

07:53 這是阿魯米山友新開的山徑,比之前的第一、二登山口少了多走的柏油路。

 

 

07:56 到了左第一登山口,自然是北42鄉道,之前便是從那起登;左上北豹子廚山;右中坑東山叉路。取左上往北豹子廚山。

 

 

07:59 優質的山徑

 

 

08:01 第二登山口叉路,取前北豹子廚山。

 

 

08:01 北豹子廚山,海拔高度627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08:02 近一個月來已是第四次登頂,但還是自拍到此一遊

 

 

08:03 往第二登山口方向下山。

 

 

08:05 接北42鄉道後取右行。

 

 

08:14 約6分鐘到了北42鄉道19.5K處的廢產道,取右往中坑頭鞍部方向。

 

 

08:19 上行廢產道約4分鐘,到了中坑頭鞍部、闊瀨聚落叉路。續行廢產道亦可接中坑頭鞍部;取左往闊瀨方向。

 

 

08:22 這段山徑也很優質。

 

 

08:23 約3分鐘便到了右往中坑頭鞍部也就是大正元年方向碑之南闊瀨行過來的路段,前些日子有走過這段,回程也會再走、取左才是今天未走過的南闊瀨行主要路線,標示往闊瀨聚落。

 

 

08:24 此時這路段便只是藍天隊清理過的山徑,阿魯米山友尚未清到此處,回程會再提供清理過的狀況。

 

 

08:25 路面雖有雜草但其實這樣也沒什麼問題。

 

 

08:29 這處的竹子處看起來便有再整理過,否則應該不好走。不過今天之後阿魯米山友便會清理好山徑,會是另一番景象。

 

 

08:30 雜亂的植物棄置路面,右前掛著的塑膠袋則是阿魯米山友的可樂瓶裝的汽油,割草機用的,也聽到了割草機的聲音。心想應該就是他了。

 

 

08:34 看到阿魯米山友穿著雨衣正在努力辛苦地除草。這之前的山徑差不多都是眼前狀況,多有不同植物佔據路面。

 

 

08:36 談話中不忘與阿魯米山友合照,先問問他水夠不夠喝,然後給了他一根香蕉,聊表他清理山徑辛勞的謝意。

 

 

09:07 沒想到我們可以站著聊了33分鐘,繼續各自的活動。

 

 

09:10 這之後的山徑到處可見除草過的痕跡。

 

 

09:14 山徑也變得寬了許多,也好走多了。

 

 

09:16 早期的木頭電線桿,只是標示已模糊,台電兩字還看得清楚。

 

 

09:20 之看便是一路下坡,接回北42鄉道約17K處,取右續行。

 

 

09:30 下行約8分鐘,在北42鄉道約16.3K處,坪林與豹子廚叉路,取左豹子廚方向。

 

 

09:37 仍是下坡,有座小橋,過橋後左邊有幾塊石頭可坐,休息喝喝水。

 

 

09:55 休息過後續行,改為上坡,13分鐘後,到此叉路取前。

 

 

09:57 到了南豹子廚9號,主人今日有在,寒暄幾句。登山口在前方車子旁。

 

 

09:59 登山路條眾多新舊夾雜,可見年代,我第一次到此已是18年前了"2007.12.01 豹子廚古道-北勢溪古道-憨仔坑古道-南豹子廚山O形連走

 

 

10:02 接下來便是滿有陡度的木板土徑路面步道,天氣悶熱,上爬真是痛苦。

 

 

10:07 又陡爬5分鐘。前方高點續前行則是繞回南豹子廚9號;取左上往南豹子廚山。

 

 

10:08 純粹的自然山徑,山徑清理得很優質。

 

 

10:17 悶熱無風的情況下又陡爬了9分鐘,總算到了五叉路鞍部(左廢產道接北42;前方三層巷古道接北勢溪古道;右前畚箕湖古道接北勢溪古道與三水潭;右上南豹子廚山),休息休息。

 

 

10:23 休息完畢放下背包往南豹子廚山。

 

 

10:23 印象深刻的陡上拉繩段。

 

 

10:27 真是太巧合,又遇到住同社區的住戶,第三次了,他們今天走我兩周前的同路線"2025.09.28 新北雙溪:豹子廚越嶺保甲路-南豹子廚山-三層巷古道-北勢溪古道-保成坑古道-風口鞍部-柑腳山-黃德公-北豹子廚山O形 "。

 

 

10:27 南豹子廚山,海拔高度593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10:28 自拍到此一遊。

 

 

10:32 原路3分鐘回到五叉路,走畚箕湖古道,兩周前還一堆雜草擋路,今天已清理得很棒,感謝阿魯米山友,這段幾年前也有走過。

 

 

10:36 很明顯清理過的痕跡。

 

 

10:43 較明顯的下坡路段。

 

 

10:49 這裡也可見清楚的除草過的情況。

 

 

10:52 留有石頭階的一處。

 

 

10:59 若不是經過清理,必然是茂密無法行走。

 

 

11:00 到了民宅料角坑39號,一時沒注意繼續往前走,沒路才折返,白花3分鐘,取左行過民宅前。

 

 

11:04 下坡的水泥產道。

 

 

11:07 左北勢溪古道入口不取,取右往三水潭方向。

 

 

11:09 北勢溪的多孔橋。過橋後取右。

 

 

11:17 先上坡再下坡的水泥產道,接三水潭多孔橋。

 

 

11:19 雙溪口福德祠。可以好好休息,太熱了。

 

 

11:21 來根香蕉與綜合維生素果凍。

 

 

11:35 沒忘了每次到此必捐一百元的諾言。

 

 

11:35 休息了16分鐘,面對雙溪口福德祠右側多孔橋往闊瀨古道方向。

 

 

11:38 碧綠的水潭。

 

 

11:42 經過露營地,跟著淡蘭古道指標取左。

 

 

11:42 中心崙二號橋。

 

 

11:43 過橋後有個捷徑。

 

 

11:44 看樣子還有人在維護祭拜這小土地公祠。

 

 

11:46 接回產道取右上。

 

 

11:48 叉路取前。

 

 

11:50 叉路取右往鷺鷥柚民宅。

 

 

11:53 經過鷺鷥柚民宅小徑。

 

 

11:55 再接自然山徑。

 

 

11:56 路跡看來已不太妙。

 

 

12:02 因為淡蘭古道,新北市政府額外鋪設的石頭階。

 

 

12:07 山徑上仍多有植物侵襲步道的狀況。

 

 

12:12 算是比較寬的山徑。

 

 

12:12 小坡路徑,也是淡蘭古道中路後才有比較好的維護,以前都是走前面的柏油路通往三水潭。取左上柏油路續接闊瀨古道。

 

 

12:13 坪林公所的公告,但無感覺有坍塌,大概有經過熱心登山隊維護,但公所的告示仍未收走,反正我已經無害走過來了。

 

 

12:17 到此續接闊瀨古道。

 

 

12:18 正巧遇到已久聞大名的陳生夫婦,趕緊來合照做紀念。

 

 

12:20 小聊過後,各自後續行程。

 

 

12:24 闊瀨古道有更多平緩的山徑。

 

 

12:28 靠著岩壁的山腰路。

 

 

12:35 路徑狹窄,有繩索維護安全。

 

 

12:41 這裡也有一處繩索輔助供通過,可能因路面的沙土容易鬆滑怕山友滑落懸崖。

 

 

12:45 木筏橋維護。

 

 

12:47 此處的崩塌便很明顯,再有強大豪雨恐怕真的會斷路。

 

 

12:53 近闊瀨吊橋處,取左上。

 

 

12:53 行走闊瀨吊橋。

 

 

12:55 還要爬一段陡上石階步道。

 

 

12:59 到英速魔法學院休息喝喝水。此處有飲水機、廁所。

 

 

13:12 休息過後離開。

 

 

13:14 上完石階步道右後轉彎經過遊戲區續行出北42鄉道。標示枋山坑古道900公尺距離。

 

 

13:27 下行約16分鐘,在北42鄉道約15K處,枋山坑古道登山口,距離中坑頭小土地公廟(中坑頭鞍部)3000公尺。

 

 

13:30 上坡一段後改為平路。

 

 

13:33 依地勢來說,上坡會較多。

 

 

13:36 這也是因淡蘭古道中路才鋪設的。

 

 

13:37 過溪。

 

 

13:44 有些路跡也是不好了,政府應該定期維護。

 

 

13:54 之後又持續上坡。

 

 

13:56 要到民宅了。

 

 

13:57 行經枋山坑2號,改為陡上的柏油路。

 

 

14:07 這十分鐘的上爬,累得很,跟著雙扇決標示取右。

 

 

14:12 又上爬了5分鐘,改下坡,前方叉路取左往枋山坑3號。不過累了先休息11分鐘喝水再繼續。

 

 

14:24 上行1分鐘便到了枋山坑3號。取右繼續枋山坑古道。

 

 

14:26 雖然是上坡,但之前已上升不少,像這樣的狀況會少很多。

 

 

14:28 這裡的路完全被雜草掩蓋了。

 

 

14:31 倒樹與倒竹。

 

 

14:35 左上另一處往枋山坑山叉路,記得也曾經走過。續往前中坑頭鞍部,還有900公尺。

 

 

14:40 緩上坡的小土徑。

 

 

14:41 又一處很差的路跡。

 

 

14:51 已算是較陡的上坡了。

 

 

14:55 已到了中坑頭鞍部,真累啊。

 

 

14:55 地上的兩塊基石,一是大正元年方向界碑,已有114年的歷史(中華民國有幾年就有幾年的歷史,因為大正元年就是中華民國元年)。其中一面寫著大正元年八月五日,另三面是『北頂雙溪行』(中坑古道)、『南闊瀨行』(南豹子廚山)、『西石碇行』(枋山坑古道);另一是礦務課第675號基石。兩周前還來過並沒有用漆塗過維護,今天再看到,感覺很醒目,感謝山友。

 

 

14:56 中坑頭土地公祠。

 

 

15:07 休息過後往南闊瀨行方向離開。

 

 

15:10 回到早上08:23的叉路,再分享右邊經過阿魯米山友除草機清理過的山徑,兩相一比可知有極大的差別。

 

 

15:28 接下來便原路回停車處,發現同社區住戶竟然還沒離開,好像走得比較久。

 

 

15:31 打個招呼,便回到停車處結束比預期還走得辛苦又比較久的行程。

 

 

       綠野遊蹤APP的行走紀錄軌跡。

行走軌跡GPX檔下載

參考路程時間(海拔高度為本人GPS的紀錄,所列時間為不含休息的時間):

停車處,大茶壺登山口,h583m. .4分. .北豹子廚山、第一登山口,中坑東山叉路h603m. .4分. .北豹子廚山,土地調查局圖根點,h617m. .3分. .北豹子廚山第二登山口h577m. .6分. .中坑廢產道叉路,h553m. .4分. .中坑廢產道、闊瀨叉路,h574m. .3分. .中坑頭鞍部、闊瀨聚落叉路,h584m. .22分. .北42、中坑頭鞍部叉路,h424m. .8分. .豹子廚、坪林叉路,h358m. .21分. .南豹子廚9號,h414m. .18分. .五叉路鞍部,h550m. .4分. .南豹子廚山,土地調查局圖根點,h586m. .3分. .五叉路鞍部,h550m. .27分. .料角坑39號,h358m. .4分. .三水潭、北勢溪古道、畚箕湖古道叉路,h330m. .11分. .雙溪口福德祠,h311m. .8分. .中心崙二號橋福德祠,h310m. .7分. .鷺鷥柚3號,h335m. .16分. .鷺鷥柚民宅叉路,h295m. .3分. .闊瀨古道叉路h321m. .32分. .闊瀨吊橋,h276m. .5分. .英速魔法學院,h297m. .2分. .闊瀨吊橋、枋山坑古道叉路,h314m. .16分. .枋山坑古道登山口,h289m. .28分. .枋山坑2號,h423m. .16分. .枋山坑3號,h513m. .10分. .枋山坑山、枋山坑古道、中坑頭鞍部叉路,h553m. .19分. .中坑頭鞍部,h590m. .13分. .停車處,大茶壺登山口,h583m

 

 

行走時間不含休息花了317分鐘,也就是5小時17分鐘。走了18.4公里。總升降高度(上坡/下坡):945/944m。海拔高度最大值/最小值:620/270m。含休息、聊天、拍照與逗留共花了7小時39分鐘。建議準備8.0個小時來走。

 

 

  今天一走,中坑頭鞍部的大正元年方向碑三個方向便都走過,感覺像是完成了多年來的心願。從懵懂無知,不知哪裡是哪裡,但現在都很清楚了。也都有從這三個方向延伸到較遠的古道、山頭踏過那些土地。懷想百多年前設立大正元年方向碑的日本時代先民,當時抱著怎樣的心情想讓往來古道的民眾了解來自何處、通往何處的指引碑。如今成了山友們另一種目標來體驗古道之美,這就是承先啟後的歷史啊!

        運氣很好,不僅遇到了山友阿魯米正在清理山徑,也第三次巧遇同社區住戶以及久聞大名初次偶遇的陳生山友夫婦,甚感愉快!

 

 

分享

我要留言 ||| 回本站首頁


**在本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