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0 新北雙溪:豹子廚越嶺保甲路-黃德公-下坑古道右線-林家古厝上中坑東山-中坑古道-大夯瀑布來回-張家古厝群-枋山坑山-中坑頭鞍部-北豹子廚山O形
中坑東山,海拔高度515公尺,無基石。
枋山坑山,海拔高度676公尺,三等三角點969號。
北豹子廚山,海拔高度627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今天繼續來走沒走過的支線,不過當中有個主目標是【大夯瀑布】,因為在魯地圖上看到,中坑古道走過數次,還不知道有這瀑布,就來探訪看看。另外林家古厝上中坑東山這段,也是路線規劃的必選,上周走往中坑東山時有看到這叉路,就決定不要錯過。而張家古厝群接枋山坑山卻是因選擇叉路之故,竟然就接上了原本已經因天氣悶熱放棄的枋山坑山,既然已經到了半山腰就順應天意上了枋山坑山。而張家古厝群到枋山坑山這段,目前的魯地圖還沒有畫出路線來。
感謝Ken Al、藍天隊和聯合艦隊清理山徑的辛勞。
行車路線(GOOGLE搜尋:柑林威惠廟):北二高汐止接一高->大華交流道(黃色5K)接台62線快速道路->台62線暖暖交流道下右轉暖東峽谷方向(台2丙0K)->台2丙4.5K上高架橋進基平隧道->平溪十分下左直行續接台2丙->台2丙出平雙隧道後約13.2K左轉進入北38鄉道->北38鄉道約9.6K右轉北42鄉道->過威惠廟續行至北42鄉道20.5K位置,有大茶壺為地標,路邊停車。由住處至此的距離約是51.7公里,62分鐘的車程時間。
08:15 停車在北42鄉道20.5K位置的大茶壺處。
08:15 大茶壺對面有新開闢的北豹子廚山登山口,正好位在豹子廚越嶺保甲路古道交會處,先走豹子廚越嶺保甲路。
08:18 清理得很棒的山徑,約2分鐘便接北42鄉道,取左往黃德公。
08:19 下行1分鐘便到了黃德公叉路,先取右過去探訪。
08:23 再下行1分鐘便到了下坑古道右線叉路,取右。
08:26 還很有印象的一段長陡下。
08:31 持續下坡中。
08:36 到了一段平緩的山徑。
08:40 路經大板根。
08:43 過溪處便是下坑古道左右線上方叉路。取左續行下坑古道右線。
08:49 沿溪行的好風光。
08:51 下坑古道左右線中間叉路,取左下坑古道右線與林家古厝。
08:53 出現一長段駁坎。
08:59 林家古厝較小間處。
09:01 再走2分鐘便到了林家古厝大間處。
09:03 右下是下坑古道右線出口;取左通往北42鄉道接中坑東山叉路。
09:04 非常陡的一段上坡。
09:06 遙遙而上。
09:08 四分鐘後接上了北42鄉道,取左。
09:10 前行1分鐘,在北42鄉道24K處,取右上往中坑東山,這段更陡更長又悶熱,有夠累。
09:14 山徑也整理得很清爽,真是太辛苦了。
09:16 繼續拉繩陡上,雙臂冒出了許多汗珠,衣服早就全濕。
09:22 真是要命,還沒到啊,下坑古道有下坡那麼多嗎?
09:24 這段走了13分鐘,很辛苦的陡坡,總算到了中坑東山叉路。有山友放下背包去走中坑東山。
09:27 休息中與山友聊了一下,往中坑東山繼續上行。
09:31 上周已走過,也是陡上一段。
09:35 八分鐘後到了中坑東山,海拔高度515公尺,無基石。上週放下背包走也是八分鐘,不過上周是已走六小時後,雙腿比較無力,今天有揹背包剛好打平吧。
09:36 強露微笑,自拍到此一遊。
09:42 下山5分鐘到了中坑東山、中坑古道、北豹子廚山叉路。
09:54 休息過後開始陡下往中坑古道,想起上周的陡上,陡下大概也不輕鬆。
10:00 又陡又長,難怪上周上爬非常痛苦,尤其是後段的爬山時間,雙腳也比較無力。
10:05 持續陡下到上周有休息過的木頭處,大概在整段的一半距離。
10:07 還是無冷場的陡下坡。
10:11 古道石頭階的風格。
10:15 到了周家古厝。
10:18 下坡到溪處便算是結束了這段陡下,花了24分鐘。
10:19 過溪後便接上中坑古道正路,取左續行。
10:22 令人懷思古之幽情的古樸石橋。
10:23 過橋後回照。
10:26 這小段的路跡有點差了。
10:29 還有印象的梯田草原與石頭,曾經在此解決吸附我腳的螞蝗。
10:32 到了今天的主目標大夯瀑布叉路,先在溪邊石頭休息再取左。
10:42 開始來走往大夯瀑布,這幾個月仍有人走,路跡應該還可以吧。
10:44 路跡果然不好,不過穿長筒雨鞋不擔心,路徑還看得清楚。
10:49 路跡持續很差,但登山路條還算密集,路形也可辨,繼續勇敢上行。
10:52 更明顯的上坡,要不是有調查到近幾個月有人走過,看到這樣的路跡持續,可能就撤退了。
10:54 改成走溪邊石頭上行。
10:58 走了一段崎嶇不平有青苔得小心走的石頭路後,到了沒有水的大夯瀑布。從叉路到此花了16分鐘。
10:59 大夯瀑布還滿有高度的,若有水流應該氣勢驚人。
11:00 也是很辛苦到此,來個自拍到此一遊。
11:03 補充一下能量。
11:21~11:23 休息過後,14分鐘回到叉路,當中遇到上週遇到的山友,聊了2分鐘,續走中坑古道上行。
11:25 到了張家百年古厝。看到有石椅石桌可休息又有涼風,就又休息了7分鐘。
11:35 雖然中坑古道走了幾次,但已忘了它是一直上坡的。
11:36~11:38 又遇到同社區的住戶,一樣穿著同樣衣服。小聊2分鐘。
11:43 中坑古道便是時時可見很"自然"的步道。
11:45 持續小上坡。
11:50 到了右上往枋山坑山叉路,天氣悶熱,思考一下決定放棄不走枋山坑山。
11:53 上週與本周都一直遇到的山友,在枋山坑山叉路這休息,聊了一下,我就續行。
11:54 才走1分鐘便遇到叉路。前行是正路,右方標示有古厝還兩路互通,受古厝吸引,決定取右。
11:55 才走1分鐘低矮的草叢路便到了標示張家阿姑的古厝。
11:56 然後又看到有張家阿公的古厝又可以與中坑頭鞍部互通,那就繼續走囉。
11:59 路跡清理得也很不錯,雖是上坡也不疑有他,因為往中坑頭鞍部的山勢也是如此。
12:04 已經開始懷疑阿公的古厝會離這麼遠嗎?看魯地圖根本已遠離中坑古道正路了,但山勢路跡仍很不錯,就安心繼續。
12:05 很有梯田的樣子。
12:08 也像是梯田式的上坡。
12:10 看到這石頭階,毫無懸念地張家阿公的古厝到了。
12:10 還好仍有些外觀可看,仔細看標示,原來是張家外公蘇家古厝。
12:12 休息吃香蕉保存體力。再看看魯地圖,只能繼續走接往枋山坑山的路線了。
12:20 往枋山坑山方向,得爬升約200公尺。
12:23 既有心理準備就慢慢爬吧。
12:25 這段路跡有比較差一點,不過整段大致都很OK。
12:26 接上了往來枋山坑山與中坑古道、中坑西山的叉路。取左上枋山坑山。
12:34 這段自然是更長的陡上,路跡則更好。
12:40 繼續上坡,這時就更放下心來一步一步走上去。
12:47 山勢雖也還陡,但這種陡度與山徑卻相對好走,不是崎嶇的石頭或樹根路。
12:52 拉繩陡上。
12:55 喔,耶!到了枋山坑山山頂前的叉路了,體力上解脫了。
12:56 枋山坑山,海拔高度676公尺,三等三角點969號。
12:57 還是這標示牌處比較蔭涼,在此自拍。
13:10 休息中又遇山友,小聊一下後也休息夠了,往中坑頭鞍部前行。
13:12 到了枋山坑山、中坑頭鞍部、火燒寮古道叉路,取左。
13:17 緩下坡中。
13:26 下往中坑頭鞍部的山徑很好走。
13:26 已到了中坑頭鞍部。從枋山坑山到此花了16分鐘。
13:27 地上的兩塊基石,右邊是大正元年方向界碑,已有114年的歷史(中華民國有幾年就有幾年的歷史,因為大正元年就是中華民國元年)。其中一面寫著大正元年八月五日,另三面是『北頂雙溪行』(中坑古道)、『南闊瀨行』(北豹子廚山)、『西石碇行』(枋山坑古道);左邊那塊則是礦務課第675號基石。
13:27 中坑頭土地公祠。
13:28 這次終於有機會走這山腰古道。大正元年方向界碑的『南闊瀨行』(北豹子廚山)方向。
13:30 羊腸小徑。
13:32 前方有叉路。右往闊瀨聚落、左往北豹子廚山、所來之處中坑古道。
13:33~13:37 巧遇已在山中四次的山友。
13:38 下坡的山徑只是有些雜草,沒問題。
13:39 接回往中坑頭鞍部的產道,取右往北42鄉道。
13:44 下行4分鐘接北42鄉道,取左。
13:54 緩上坡10分鐘到了北豹子廚山第二登山口。取左上。
13:58 也是滿陡上的。
14:01 到了北豹子廚山。
14:01 北豹子廚山,海拔高度627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14:02 自拍到此一遊。
14:02 往大茶壺登山口方向離去。
14:05 優質山徑,感恩。
14:06 第一登山口、北豹子廚山、中坑東山叉路。取右前往大茶壺登山口。
14:09 再分享清理得很讚的山徑。
14:10 叉路,左邊便是早上走過的豹子廚越嶺保甲路,取右便可看到大茶壺地標了。
14:11 回到大茶壺地標與停車處。
綠野遊蹤APP的行走紀錄軌跡。
參考路程時間(海拔高度為本人GPS的紀錄,所列時間為不含休息的時間):
停車處,大茶壺登山口,h583m. .3分. .黃德公,h549m. .1分. .下坑古道右線叉路,h542m. .16分. .大板根,h380m. .3分. .下坑古道左右線上方叉路,h356m. .7分. .下坑古道左右線中間叉路,h329m. .7分. .林家古厝小間,h308m. .2分. .林家古厝大間、北42叉路,h307m. .4分. .北42、林家古厝叉路,h356m. .1分. .北42鄉道24K中坑東山叉路,h360m. .12分. .北42鄉道、中坑東山叉路,h458m. .7分. .中坑東山,無基石,h500m. .5分. .中坑東山、中坑古道、北豹子廚山叉路,h454m. .10分. .周家古厝,h242m. .3分. .中坑東山、中坑古道叉路,h223m. .3分. .古石橋,h233m. .9分. .中坑古道、大夯瀑布叉路,h265m. .15分. .大夯瀑布,h357m. .14分. .中坑古道、大夯瀑布叉路,h265m. .2分. .張家百年古厝,h284m. .15分. .枋山坑山、中坑古道叉路,h373m. .2分. .張家阿姑古厝,h382m. .13分. .張家外公蘇家古厝,h463m. .6分. .枋山坑山、蘇家古厝、中坑古道叉路,h496m. .27分. .枋山坑山,三等三角點969號,h653m. .2分. .枋山坑山、中坑頭鞍部、火燒寮古道叉路,h661m. .13分. .中坑頭鞍部,h593m. .4分. .闊瀨聚落、北豹子廚山、中坑古道叉路,h583m. .2分. .中坑產道、山腰路叉路,h574m. .4分. .北42、中坑產道叉路,h557m. .10分. .北豹子廚山第二登山口,h581m. .6分. .北豹子廚山,土地調查局圖根點,h613m. .4分. .第一登山口、北豹子廚山、中坑東山叉路,h608m. .5分. .停車處,大茶壺登山口,h583m
行走時間不含休息花了237分鐘,也就是3小時57分鐘。走了10.0公里。總升降高度(上坡/下坡):800/795m。海拔高度最大值/最小值:662/222m。含休息、聊天、拍照與逗留共花了5小時56分鐘。建議準備7.0個小時來走。
今天的路線也走得很辛苦,夏天就是這樣,沒有風吹就更難受,能走完也因此更覺得不容易。比較可惜的是大夯瀑布沒有水量,只剩下岩壁,以青苔和植物生長的狀況,大概是長年沒什麼水量之故。
另外的意外收獲是走了張家古厝群接上枋山坑山的路段,連魯地圖都還沒畫上這條路線。有古厝其實很有吸引力,畢竟那表示若干時日前有那麼一段先民的生活痕跡,走這樣的山徑不是比較有意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