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3 新北雙溪:下坑福德宮越嶺-坑谷古道-崩山坑古道-大埤古道-東林寺-大水塔線-柑腳山-下坑古道左線O形
柑腳山,海拔高度615公尺,二等三角點1150號。
林產管理局基石007號,海拔高度295公尺。
這路線是上周才決定的,原因在上周的遊記篇末有提到,因為看到了在北12鄉道約26.7K處看到了往下坑山的土徑產道。事後調查便是藍天隊與聯合艦隊新闢路線往來崩山坑古道與下坑的越嶺道。以前從來沒走過,因此一定要走完整個越嶺道。到了崩山坑古道,自然是走到大埤嶺去接柑腳山再回到下坑古道左線的O形。不過看到前一周先走過的法蘭克多走了東林寺下上,其中魯地圖標示的大水塔線沒走過,便決定多走東林寺下上一小圈。
今天有核三公投和本區立法委員罷免同意是否投票,就爬完山再投吧,時間上很寬裕。
行車路線(GOOGLE搜尋:柑林威惠廟):北二高汐止接一高->大華交流道(黃色5K)接台62線快速道路->台62線暖暖交流道下右轉暖東峽谷方向(台2丙0K)->台2丙4.5K上高架橋進基平隧道->平溪十分下左直行續接台2丙->台2丙出平雙隧道後約13.2K左轉進入北38鄉道->北38鄉道約9.6K右轉北42鄉道->北42鄉道循威惠廟指標,威惠廟約在北42鄉道29.5K處,再續行至26.7K路邊停車。由住處至此的距離約是45.8公里,45分鐘的車程時間。
07:17 上周還停了幾輛車,今天只有我一輛,到結束時也是一樣。停車位置很靠近登山口,標示往下坑山,很棒的土石產道。
07:20 一開始相對平緩的上坡,今天我是頭一個走這裡,得好好清理蜘蛛絲。
07:24 到此左轉續行。
07:26 此處路跡較差。
07:27 到這裡就是一長段陡上,不過是很不錯的樹林間穿梭。
07:31 繩索輔助陡上,看到好路跡非常感謝藍天隊與聯合艦隊。
07:34 此段更陡,加上今天感覺天氣比上周更熱,身體開始覺得燥熱不舒服。
07:42 持續陡上坡,之間也是有沒那麼陡的,但大致都很陡。
07:49 又看到一個高點,會怎麼走呢?
07:50 原來已到了柑腳山稜線。右往柑腳山120分鐘;左往下坑山(柑腳城山)30-40分鐘。取左。
07:53 下坡是自然,路跡也很不錯。
07:55 山徑清理得很優質,太感謝了。
07:56 藍天隊標示此處為【下坑峠(ㄑㄧㄚˇ)】,峠,請參考漢典解釋。取右坑谷古道。
07:58 仍是下坡,有看過藍天隊江隊長臉書,從崩山坑古道接過來的地方,離登山口很近,也就是這個越嶺道對高度來說其實虧了50公尺(停車處的登山口到崩山坑古道的叉路點降低了約50公尺)。
08:00 繼續下坡,這段也是悶熱。
08:03 斜坡還不難走。
08:06 真的一直下坡個沒完。
08:10 不免為先人感到辛苦,走這越嶺道往來兩地實在很累。
08:13 第一處古厝遺址,崩毀看不出屋形。
08:14 也還是陡下坡。
08:15 叉路。左,坑谷線舊路徑;先取左前有另一古厝遺址,之後的續行路則是右邊。
08:18 古厝遺址,也是看不出屋形。
08:22 原路2分鐘回到叉路續行。
08:22 好費工的木頭簡橋,太感謝了。
08:23 沒什麼水的小溪溝。
08:27 一般常見的山徑。
08:30 走了一段發現都像曾經是農墾的路徑。
08:31 前面就是崩山坑古道了。
08:32 崩山坑古道上也多了這兩個指標。取右。
08:34 喘喘氣,繼續。
08:35 崩山坑古道大家比較熟,古道上有很多石頭階。
08:40 目前的坡度較緩,也常會有好走的碎石土徑。
08:46 較陡的山徑已不斷出現。
08:52 持續陡上,熟悉的石頭階。
09:03 有時會遇到像這樣的駁坎,不知有何作用,擋土牆作用?
09:16 又陡上了一段,好熱,其實也有些風可吹,但還是不夠。到了有應公處。
09:20 最後一段陡上便可休息了。
09:22 到了大埤嶺,從停車處到此已花了2小時5分,第一次停下休息。
09:47 休息了25分鐘, 吃了香蕉和維生素果凍包,左上往外柑腳山,走過。取前往東林寺,這段也走過。
09:49 這段也是一直陡下的步道。
09:51 有一段長石頭階。
09:55 落葉土徑。
09:56 草叢徑。前方接往雙溪小築;取右東林寺。
09:56 碎石子路,取右。
09:58 觀音像。
09:58 東林寺前的埤塘。
09:59 東林寺。
10:01 繞面對東林寺的左邊,走這產道續行。
10:04 荒廢的產道,雜草叢生,陽光直接曝曬。
10:08 遇到第一個大水塔。
10:09 一整排大水塔,難怪稱為大水塔線。
10:12 路跡很差,但看得出以前有在利用這段路。
10:14 明顯可見以前的路寬大平緩好走。
10:16 這石階更說明了過去的生活痕跡。
10:17 開始較為陡上的山徑。
10:22 已經看到一些梯田樣子的遺跡,因為一整個路線都沒有路條,要小心對著魯地圖上的路線找。
10:26 目前便在一層層像是梯田痕跡的路上行。
10:30 像是梯田的平地。
10:32 再上往一層。
37
10:37 到此以為應該是離開梯田區,一路陡上。
10:39 但這裡還是一處梯田的樣子。
10:42 然後再持續陡上,看到這提醒就接上崩山坑古道了。難怪沿路都沒有登山路條,所以關於柯家古厝與大水塔線都不該再走了,最多只能從大埤嶺原路上下東林寺了。
10:42 崩山坑古道的山徑。繞東林寺一圈花了55分鐘,陡上這回程段悶熱無風走得很辛苦。取左往風口鞍部方向。
10:45 才走約1分鐘的小上坡便到了往柑腳山的叉路,剛剛那段有累到,畢竟也又走了約1小時,接下來是陡上,決定休息再上。
10:54 休息中又遇到山友江先生,合照一下。
11:01 聊了一下,休息夠了,該上柑腳山了。
11:07 曾經走過兩三次這段吧,所以對持續上坡很有印象。
11:10 接上柑腳山、柑腳城山稜線,取左往柑腳山。
11:14 這段仍是上坡但沒那麼陡了。
11:15 左下往風口鞍部不取,取右柑腳山。
11:18 到了柑腳山。從叉路到此花了17分鐘。
11:19 柑腳山,海拔高度615公尺,二等三角點1150號。
11:21 自拍到此一遊。
11:29 又休息了8分鐘才繼續,天熱就是這樣啊,後繼無力。
11:30 取右走下坑古道左線。
11:32 既已走過自然知道將是一路下坡。
11:35 當然山徑的狀況也是不錯的。
11:41 繼續下坡的山林路徑。
11:47 取左下續行。
11:50 下坡雖然較為輕鬆,但天氣熱也是沒那麼舒心。
11:56 路上繩索的輔助相當多,真是有心。
11:57 此叉路是下坑古道左右線相通叉路,取前續行。
12:00 到了游家三合院古厝遺址。
12:10 又休息了一下才離開。
12:11 古道石階。
12:16 左叉路是另一處下坑古道左又線連通道,較近林家古厝,不取,續前行。
12:17 落葉土徑剛好平緩很好走。
12:24 類似的下坡山徑,到此右上往另一處游家古厝遺址,因上周已去過,這次改走左下,換條路走。
12:24 路口有林產管理局基石007號,海拔高度295公尺。
12:25 此間又是個可通往下坑古道右線的叉路,照片中的兩人當時沒問,但應該是藍天隊或聯合艦隊成員,因為男的有提到柯家古厝修徑的事情,原來沿路沒有登山路條就是特意沒綁的,因為主人不喜歡他們去開路。
12:30 聊了3分鐘再走1分鐘便到了游家古厝叉路。
12:34 今天天氣較上周熱,當時走這段還頗有悠閒之情,如今全無。
12:36 沿溪行的一段,也沒了好景的感覺。
12:38 看到北42鄉道的護欄了。
12:39 出下坑古道左線登山口。此處約在26.4K處,電線桿編號是"蔣厝高分42"。
12:41 走約1分鐘便看到26.5K標示。
12:42 下坑福德宮。
12:44 回到登山口與我的車子。
綠野遊蹤APP的行走紀錄軌跡。
參考路程時間(海拔高度為本人GPS的紀錄,所列時間為不含休息的時間):
停車處,下坑福德宮登山口,h218m. .31分. .柑腳山、下坑山、下坑土地公叉路,h405m. .4分. .下坑峠,h367m. .16分. .古早厝地一,h235m. .1分. .古早厝地、坑古古道、崩山坑古道叉路,h222m. .2分. .古早厝地二,h230m. .31分. .坑古古道、崩山坑古道叉路,h167m. .41分. .有應公,h418m. .5分. .大埤嶺,h447m. .11分. .東林寺,h339m. .8分. .大水塔,h379m. .33分. .崩山坑古道、東林寺叉路,h501m. .1分. .柑腳山叉路,h504m. .9分. .崩山坑古道、柑腳山稜線叉路,h573m. .4分. .柑腳山、風口鞍部叉路,h597m. .3分. .柑腳山,二等三角點1150號,h601m. .1分. .柑腳山、黃德公、坑古道左線叉路,h597m. .26分. .下坑古道左右線叉路,h394m. .3分. .游家三合院古厝,h398m. .6分. .下坑古道左右線、林家古厝叉路,h333m. .7分. .林產管理局基石007號,h298m. .1分. .下坑古道左右線過溪叉路,h276m. .1分. .游家古厝叉路,h272m. .8分. .下坑古道左線登山口,h234m. .2分. .下坑福德宮,h229m. .2分. 停車處,下坑福德宮登山口,h218m
行走時間不含休息花了257分鐘,也就是4小時17分鐘。走了8.0公里。總升降高度(上坡/下坡):747/747m。海拔高度最大值/最小值:604/166m。含休息、拍照與逗留共花了5小時25分鐘。建議準備6.0個小時來走。
很高興今天走了下坑越嶺到崩山坑古道的路線。沒走過的路線就是新鮮、興奮。途中的崩塌古厝遺跡,見證了若干年前先民的生活足跡,那是一個什麼樣的庶民生活,不管哪個時代總是有人默默地在一方努力地生活著。這也是爬山活動中,偶而會讓人自然地想著的事情。
最後感謝藍天隊與聯合艦隊的熱心與辛苦的努力讓山友可以有新的路線可以探遊。另外提醒山友關於柯家古厝的路線包含大水管線,都在私人土地範圍,就別再去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