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5 宜蘭頭城:大溪川古道-宜1鄉道O形
大溪川古道相關路線曾經走過幾次:
1. 2018.04.28 宜蘭頭城-新北貢寮:大溪川保線路-蕃薯寮山-鹿窟尾尖-內打林山未竟-尪仔嶺-鹿窟尾草原-內大溪古厝O形
2. 2018.04.21 宜蘭頭城:大溪川保線路-鹿窟尾尖-睏牛山-尪仔嶺-大溪川古道O形
3. 2015.07.04 新北雙溪-宜蘭大溪:三分二山-大溪川步道-宜1鄉道-雙泰產業道路O形
當中包含了近日藍天隊再次清理山徑的路線,會再來走是因為沒走到內大溪分校遺址的關係,既然有實體存在的校舍,若沒有到過拍攝照片、駐足停留就太可惜了。今天的走法可能不是大家會想走的,但卻是我選擇較沒走過的路段組合。沒走過大溪川古道的建議選擇第1、2條路線,到了百年有應公所在叉路,再走一段到內大溪分校遺址,路線會比較精彩。至於第三條路線,應該是沒再清理過,走不通。
感謝藍天隊清理山徑,讓我終於可以一解多年的懸念。
行車路線:北二高汐止接一高->大華交流道(黃色5K)接台62線快速道路->台62線暖暖交流道下右轉暖東峽谷方向(台2丙0K)->台2丙4.5K上高架橋->平溪十分下左直行續接台2丙->台2丙過19K後接往北38鄉道(雙柑公路)->102縣道(中山路)->右轉雙泰產業道路->繼續前行至雙泰產業道路盡頭接宜1鄉道,宜1鄉道約1.7K路邊停車。由住處至此的距離約是64.3公里,87分鐘的車程時間。
08:31 宜1鄉道約1.7K(窖寮山(溪邊頂山)登山口附近)這缺口便是大溪川古道登山口之一。
08:32 一開始坡度較緩,但呈一路下坡的山勢,路跡尚可,但蜘蛛網甚多。
08:34 也有小上坡。
08:36 目前的山林路徑都算好走,路跡對我來說也很放心。
08:38 五年前的指標,往石盤寮瀑布的部分目前應該沒清。
08:39 這段落葉山徑較寬廣清晰。
08:40 上到這稜線後就會出現陡下了。
08:41 陡下拉繩路段。
08:47 山徑有些部分清得很清爽。
08:51 持續下坡,無風很悶熱,身體很不舒服。
08:57 斜坡窄徑不好走。
08:59 這裡更不好走。
09:05 仍然有上坡,但都只是小上坡。
09:09 總算看到第一個溪水處,真希望趕快走到溪邊,山林路真是悶熱難受,但這只是通過而已。
09:15 這裡有梯田的感覺。
09:16 路跡稍差處,但跟著登山路條就好。
09:19 又經過一個小溪溝,取上續走山徑。
09:22 上爬了一小段。
09:27 已走了好長一段山徑,覺得這段很有原始的感覺,很不錯。
09:30 亂石堆溪溝,累了,休息3分鐘喝水。
09:38 這段又很崎嶇難行。
09:49 有多處都像這樣像是山腰路的感覺。
09:54 也有幾處很像是梯田的樣子。
09:58 這裡就很明顯了,因為梯田的駁坎還在。
10:00 路跡很差的一段,還好穿長筒雨鞋。
10:03 也是不好走的崎嶇土徑上坡。
10:06 這裡也像是梯田,其實確實應該要有好幾處的,不然在這個地方設立小學就很難想像了。等到了之後發現有兩間教室,可見1~6年級合起來還有兩間教室的人數。
10:09 到了大溪川古道左右線以及內大溪分校遺址叉路,先取右上往內大溪分校遺址。
10:11~10:14 讚啊!終於到了,看到了分校教室遺址。有兩間教室和一間教師辦公室的樣子。從登山口到此花了1小時30分鐘。
10:13 自拍到此一遊。
10:15 分校遺址前空地。
10:17 休息中補充一下體力。
10:25 休息完畢,離開分校遺址。
10:27 回到叉路往自來水廠方向。
10:30 這方向山徑如預期的,確實好很多。
10:33 到了曾經走過的叉路了。左往尪仔嶺、內大溪分校原址;前行往自來水廠,以前都走過了。叉路右旁有個百年有應公,但已空空如也。
10:35 先就近到內大溪原址看一看。
10:37 右邊已是以前經過的內大溪分校原址,不過這次藍天隊開路不經舊路,所以一時無法靠近。
10:42 找個空隙穿進樹叢到了內大溪分校原址,雜草很長,不過本來早就沒實物可看了。
10:43 不知這矮駁坎跟當時的內大溪分校原址是否有關連?
10:47 原路4分鐘回到有應公叉路,往自來水廠方向。
10:49 前行一段路況算不錯,但記得後面並不好走。
10:51 斜坡土沙路徑不好走。
10:55 這段則又是很好的山腰路徑。
10:57 原本的山腰路徑崩坍,這段要先陡下再陡上。
11:02 也是個不好走的土徑上坡。
11:03 這處只能小心踩著樹的氣鬚經過。
11:08 這裡有讓人眼睛一亮的感覺。
11:10 陡下往溪邊。
11:11 過溪,水量不豐,有踏石好走。
11:16 沿著溪邊走上一段。
11:19 走到這裡就真的出運了,後面就真的好走了。
11:20 攔沙壩,沒什麼水量就看不出效果。
11:21 叉路。左上大溪川保線路,可往蕃薯寮山、鹿窟尾尖不取,取前。
11:24 還有印象的小土徑。
11:25 這座水泥橋更有印象。
11:27 輕鬆走後面的水泥路與柏油路。
11:37 彎繞上坡的柏油路。
11:43 七年前那兩次有開車直接到自來水源橋頭附近停車起登,看到這柵欄才知道已經禁止開車過去了。前方是福德廟,旁邊有很多空位可以停車,從這走到自來水源橋頭大約是1.2公里。
11:44 到福德廟休息,其實這一段已撐傘走,陽光大。
11:57 休息過後要再走約六百公尺接宜1鄉道。
12:02 路上可看到清晰的龜山島。
12:05 接上宜1鄉道,此處約在9.2K處,也就是要走到停車處的1.7K處得走7.5公里的柏油路鄉道且是一路上坡,只有在5K~4.5K段才是下坡。
12:38 辛苦地數著每0.5公里的標示上行,看看海邊風景。
12:54 路經明山寺牌樓。
12:56 到了熟悉的鷹石尖(鶯石尖)福德廟,休息。此處約在宜1鄉道6.1K。
13:09 休息完畢,繼續後面的4.4公里距離。
14:22 都是柏油路,景觀差不多,直接跳到停車處。真是辛苦的水泥路與柏油路段,足足是自然山徑的兩倍距離。光是這一段宜1鄉道就走了7.5公里2小時17分鐘。
綠野遊蹤APP的行走紀錄軌跡。
參考路程時間(海拔高度為本人GPS的紀錄,所列時間為不含休息的時間):
停車處,大溪川古道宜1鄉道登山口,h480m. .81分. .梯田遺址 ,h146m. .10分. .大溪川古道左右線叉路,h154m. .1分. .內大溪分校遺址,h157m. .6分. .百年有應公,h134m. .4分. .內大溪分校原址,h120m. .4分. .百年有應公,h134m. .31分. .攔沙壩,h89m. .1分. .保線路、溪邊路叉路,h95m. .3分. .水泥橋,h83m. .18分. .福德廟,h72m. .58分. .鷹石尖福德廟,h303m. .72分. .停車處,大溪川古道宜1鄉道登山口,h480m
行走時間不含休息花了289分鐘,也就是4小時49分鐘。走了14.0公里。總升降高度(上坡/下坡):503/507m。海拔高度最大值/最小值:486/61m。含休息、拍照與逗留共花了5小時53分鐘。建議準備6.5個小時來走。
總算有機會到內大溪分校遺址一訪,感覺走大溪川古道若沒到內大溪分校遺址就不算數,畢竟古道已失落很久,看不到什麼遺跡了,唯有內大溪分校遺址才擁有實體遺跡,見證了若干年前曾有一段先民在此生活過的痕跡。當時的小學生、老師可還在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