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3 新竹芎林:茄苳窩山-鹿寮坑山O形

 

行經各點:三元宮-飛鳳古道、渡南古道叉路-南華橋-下橫坑山、茄苳窩山叉路-石桌平台-茄苳窩山-小尾山-式穀祠-龜殼山-三爺坑山-120縣道-五龍社區公園-大肚山-大肚北山-古老土地公祠-鹿寮坑山-三百年茄苳神木-鹿寮坑資源回收中心-石爺石娘-南華橋-飛鳳古道、渡南古道叉路-三元宮      

     

茄苳窩山,海拔高度380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小尾山,海拔高度370公尺,無基石。
龜殼山,海拔高度304公尺,手作基石。
三爺坑山,海拔高度282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遺失。
大肚山,海拔高度201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大肚北山,海拔高度233公尺,內政部國土測量中心四等控制點6B24號。
鹿寮坑山,海拔高度308公尺,手作基石。

 

        今天的路線是接續上次"2025.03.09 新竹芎林-關西:雞鳳縱走O形(雞寮坑山-飛鳳山,半飛沙縱走)"未走的部分以及行走過程另外發現的山頭,想來補上。不過在行走當中改變了三次,才成為如今的路線

 

        行車路線(GOOGLE搜尋:新竹芎林三元宮):國道三號龍潭高原交流道下接桃68鄉道->桃68-1鄉道->台3線->竹26鄉道->竹25鄉道->三元宮。由住處至此的距離約是73.8公里,54分鐘的車程時間。

 

 

08:23 停車在三元宮對面,約可停四輛小客車,或是路邊停車。

 

 

08:23 往回走幾十公尺,接上產道,取左。

 

 

08:27 一路直行到此為飛鳳古道、渡南古道叉路,取前為竹25鄉道

 

 

08:30 繼續一路直行,過南華橋的這巷子,便是【茄苳窩山】的叉路

 

 

08:38 這巷子很快便是上坡路,順路而行,遇叉路取正路。到此有個農棚,左邊有個小橋,過之。

 

 

08:38 這路徑很像是曾經有使用過的產道,仍依稀可見水泥路或是柏油路的路面

 

 

08:44 之字形上坡中,突然看到【台北天際線】的路條,心裡還想原來這裡也是台北天際線的一條路線,幾秒鐘便醒悟,這裡是新竹啊,應該是身上剛好有這路條隨便綁的

 

 

08:48 持續之字形上坡,到了兩周前的右上茄苳窩山、下橫坑山捷徑叉路。今天改取前走原路徑,走過之後發現多繞路,兩處會在路上互通。山友有機會來走,直接取右上就好,路況也較好。

 

 

08:53 到了右往下橫坑山,左往茄苳窩山叉路,取左,要補上兩周前沒走的茄苳窩山,然後再原路回來走下橫坑山南稜線。不過後來改了。

 

 

08:55 取左便看得到柏油路,有民宅,最左邊的土徑便是茄苳窩山登山口。

 

 

08:58 出現水泥石階步道,其實從魯地圖來看,這地方以前可能是個風景區。

 

 

08:59 魯地圖上標示【石桌平台】的地方。

 

 

09:00 續前行的山徑就很"正常",路跡這樣算OK的。

 

 

09:04 緩坡而上,到此左往小尾山、右往茄苳窩山。當時按照原定計畫,所以先取右往茄苳窩山。

 

 

09:06 約2分鐘便到了茄苳窩山。

 

 

09:06 茄苳窩山,海拔高度380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09:07 自拍到此一遊。在此看到標示可往【龜殼山】,也沒走過,拉遠一點還可接飛沙縱走的沙坑山,心裡有所動搖。

 

 

09:09 原路1分鐘回到叉路,往小尾山。

 

 

09:12 很優質的山徑。

 

 

09:14 到了小尾山。標示牌放在一個樹身上。小尾山,海拔高度370公尺,無基石。

 

 

09:17 往前再走一小段,路跡就不好了,看來小尾山真的就是這樣而已。那就自拍做結束。

 

 

09:25 原路4分鐘回到茄苳窩山後往龜殼山,當中這幾分鐘的時間就是在考慮,然後決定不走往下橫坑山再往坑尾山,決定往龜殼山再接飛沙縱走。

 

 

09:28 這樣的路跡已滿意了。

 

 

09:33 其實大部分的山徑路況都像這樣滿好的。

 

 

09:37 這處叉路,右接竹36鄉道,兩周前怕路跡差不敢走而錯過。取左續往龜殼山。

 

 

09:37 有蓄水池,單純防山林火災的吧。

 

 

09:42 接下來繼續以下坡為主,山徑也是常見的型態。

 

 

09:46 路跡較差處,但比起預期的已好很多。

 

 

09:53 也是有上坡的狀況,大抵都是平常喜歡走的好自然山徑,冷門的郊山也是不錯的

 

 

09:56 出現水泥路,太驚奇了,這處不會也是以前有做什麼用途的吧?

 

 

10:02 果然到了有人煙的地方,前方是【式穀祠】。左邊大樹是【九丁榕】。

 

 

10:10 休息過後,走水泥路續行。

 

 

10:13 順路下行,到此取右上小水泥路往龜殼山。

 

 

10:18 進入果園區。

 

 

10:22 雖是果園,倒也很好認路,順著路走即可。

 

 

10:24 蜿蜒上坡,往外側走。

 

 

10:25 走回一般的山林路徑。

 

 

10:30 持續上坡,路徑雖窄,路跡都還OK。

 

 

10:33 接水泥產道。

 

 

10:34 龜殼山在路邊。

 

 

10:34 龜殼山,海拔高度304公尺,手作基石。

 

 

10:35 自拍到此一遊。

 

 

10:36 也還要上坡繞行。

 

 

10:39 高點也有個水池,累,休息1分鐘喘喘氣。

 

 

10:40 續行路感覺也是不錯的自然山徑。

 

 

10:43 這段可見維護山徑的痕跡,沒有的話恐怕很難走。

 

 

10:46 山勢改下坡,平緩路徑。

 

 

10:47 到此叉路,取右往【三爺坑山】。

 

 

10:52 又進入果園區。

 

 

10:59 在此叉路要取右從果園旁過,不是往左,我沒注意,誤走2分鐘。

 

 

11:01 到此就很清楚要離開果園區,取右。

 

 

11:03 視野明亮,像是廢棄的產道。

 

 

11:09 又走了幾分鐘的產道,路寬廣就覺得不錯。

 

 

11:10 到了三爺坑山。

 

 

11:10 三爺坑山,海拔高度282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遺失。

 

 

11:11 一樣自拍到此一遊。

 

 

11:13 續前行。

 

 

11:14 叉路。往飛鳳山的話取右,以我的規劃取左比較靠近停車處。取左。

 

 

11:16 咦?這地方有水泥路面。

 

 

11:18 換成竹葉山徑。

 

 

11:24 竹林路走完,有點小卡,看到水泥路又覺得輕鬆了。

 

 

11:27 好像又經過一處果菜園之類的。

 

 

11:28 前方是富林路,120縣道,取左。

 

 

11:31 走到一個沒營業的檳榔攤,有遮蔭,天氣有些熱,感覺很累,休息10分鐘。剛剛走那一段感覺很累,今天體能狀況不佳,考慮是否要改變路線,輕鬆回程。

 

 

11:48 左邊這小路與120縣道互通於五龍社區公園,此時不知很可惜,還是走120縣道。

 

 

11:54 五龍社區公園。之前走樟之細路也有在此休息。取左走竹26鄉道的話就可輕鬆回停車處,不過這段120縣道很輕鬆,又讓我想繼續往飛沙縱走的路線回程。

 

 

12:22 繼續走120縣道20分鐘,到此叉路,取左小巷便是飛沙縱走的方向,不過在前方有個休息處又休息了13分鐘。

 

 

12:36 叉路取右,有飛沙縱走指標。

 

 

12:39 登山口被車子遮住,害我走錯2分鐘。

 

 

12:40 回到自然山徑,這段記得以上坡為主。

 

 

12:47 看來飛沙縱走還是很熱門,山徑保持得相當好。

 

 

12:50 到了大肚山。

 

 

12:50 大肚山,海拔高度201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12:58 再往前仍以上坡為主。

 

 

13:03 山徑的優質走起來真的很舒服。

 

 

13:08 因為一直上坡,加上之前提到體力狀況欠佳,感覺很辛苦。氣溫約25度C,倒是還好。

 

 

13:13 到一處高點,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13:16 大肚北山,海拔高度233公尺,內政部國土測量中心四等控制點6B24號。

 

 

13:20 下接柏油路,取右。

 

 

13:22 跟著飛沙縱走的指標要走一段長水泥路,本來是輕鬆路線,但是長陡坡,今天狀況差,就覺得雙腿無力。

 

 

13:29 像這樣的水泥上坡路,正常情況下不當一回事,此時走得好辛苦。

 

 

13:41 又走了12分鐘的陡上,在此取右。

 

 

13:43 再遇叉路取左。

 

 

13:46 此處取右上。

 

 

13:48 走一小段自然山徑,有個古老土地公祠。

 

 

13:49 接上產道。在此感覺氣調不順,雙腿酸痛無力,雖然大約還有4公里就可走完飛沙縱走,時間也尚可,但還是決定撤退。

 

 

13:55 這條產道可撤退接竹26鄉道。下行應該很輕鬆。

 

 

13:57 接另一條產道,取右。

 

 

14:09 下坡到此,途中因雙腳抽筋就休息了5分鐘,慶幸決定正確沒繼續飛沙縱走。但看地圖,左上有個鹿寮坑山,想說與地名同,距離似乎也不遠,爬升看地圖上高度只有50公尺,取之似乎比較有個好ending,就走了。結果挺痛苦的,陡上、爬升大約有80公尺,途中還真想放棄。

 

 

14:11 一開始路跡雖沒很好,但因是水泥路,心裡覺得應該OK。

 

 

14:14 到了這裡就開始陡上。

 

 

14:17 天氣不熱,正常這種陡度也沒問題,但當時就有些爬不上去的感覺。

 

 

14:21 行進速度緩慢,沒走幾步就很累。

 

 

14:23 在這裡停下休息2分鐘,放下背包,減輕負擔。

 

 

14:29 持續陡上路到此。左可接回飛沙縱走路線,取右鹿寮坑山。

 

 

14:32 崎嶇的石頭路。

 

 

14:33 到了鹿寮坑山。

 

 

14:34 鹿寮坑山,海拔高度308公尺,手作基石。

 

 

14:34 自拍到此一遊,很累的一段山徑,體力真差。

 

 

14:41 休息過後,原路3分鐘回到叉路。

 

 

14:54 再12分鐘回到登山口。這一往返共花了45分鐘。取左。

 

 

15:00 下坡到此,心裡興奮了一下,這三百年茄苳神木,也是樟之細路有到此觀賞的,原來當時無緣知道今天的來時路通往何處,如今解惑了。

 

 

15:01 接上竹26鄉道,取右。

 

 

15:09 到了鹿寮坑資源回收中心與石爺石娘處。

 

 

15:09 有好地方可休息且有飲水機補充水,可惜不冰。

 

 

15:17 鹿寮坑石爺石娘。

 

 

15:25 約8分鐘回到早上的南華橋往茄苳窩山叉路。

 

 

15:35 回到停車處。

 

 

        GARMIN eTrex 32x GPS記錄的行走軌跡

行走軌跡GPX檔下載

參考路程時間(海拔高度為本人GPS的紀錄,所列時間為不含休息的時間):

停車處,三元宮,h234m. .6分. .南華橋h213m. .7分. .水泥產道登山口h277m. .9分. .茄苳窩山捷徑叉路,h358m. .4分. .下橫坑山、南華橋、茄苳窩山叉路,h387m. .3分. .石桌平台,h411m. .4分. .茄苳窩山、小尾山叉路,h407m. .2分. .茄苳窩山,土地調查局圖根點,h412m. .6分. .小尾山,無基石,h393m. .15分. .竹36鄉道、龜殼山、茄苳窩山叉路,h393m. .0分. .蓄水池,h397m. .24分. .式穀祠,h251m. .3分. .龜殼山叉路,h232m. .20分. .龜殼山,手作基石,h334m. .10分. .三爺坑山叉路,h319m. .10分. .果園叉路,h322m. .10分. .三爺坑山,土地調查局圖根點遺失,h307m. .62分. .大肚山,土地調查局圖根點,h225m. .24分. .大肚北山,內政部國土測量中心四等控制點6B24號,h264m. .3分. .大肚北山登山口,h243m. .26分. .古老土地公祠,h372m. .9分. .鹿寮坑山登山口,h257m. .20分. .鹿寮坑山,手作基石,h334m. .15分. .鹿寮坑山登山口,h257m. .5分. .三百年茄苳神木,h205m. .8分. .鹿寮坑石爺石娘,h204m. .8分. .南華橋,h213m. .10分. .停車處,三元宮,h234m

 

 

行走時間不含休息花了323分鐘,也就是5小時23分鐘。走了17.9里。總升降高度(上坡/下坡):927/901m。海拔高度最大值/最小值:411/155m。含休息、拍照與逗留共花了7小時13分鐘。建議準備7.5個小時來走。

 

 

  今天走了幾段沒走過的自然山徑與山頭,感覺很不錯,沒想到路跡都還算優質。可惜後來體力覺得有問題,沒繼續飛沙縱走的一部份。不過我認為撤退是對的,不然路上會很痛苦,因為當時已經有好幾次雙腿抽筋的狀況。

 

 

分享

我要留言 ||| 回本站首頁


**在本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