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24 新北平溪:東勢格古道-鐵板橋叉路-峰頭尖山腰越嶺路-峰頭尖-白石腳-菁桐O形
峰頭尖我曾經走了兩次且都在2009年,分別是:2009.01.11 平溪:東勢格古道-峰頭尖-峰頭尖南麓山腰-東勢格古道O形,2009.02.14 平溪國中-九龍山-峰頭尖-菁桐白石村O形。這次會想再來走是因為在旅聯網看到山友東山人提到"從東勢格13號下方的草原鐵橋叉路開始,到上稜鞍部,到582峰接峰頭尖主稜已經除草清理",正好走了幾次東勢格古道對鐵橋另一方向感到好奇,在看到這個訊息後,才明白原來是往峰頭尖的路線。在四年半未走還有未走過的部分吸引下,便決定了要來走這個路線。
車行路線如下:北二高新店北上->16K處接國道五->國道五石碇交流道下->106乙縣道->雙溪口轉106縣道->過61.5K處,平溪國中斜對面免費停車場停車。由住處至此的距離約是30公里,40分鐘的車程時間。
09:30 停好車子,照照平溪國中。
09:31 東勢格古道登山口,雖然幾年沒來了還是很熟悉,因為這裡我也來過數次了。
09:33 瓜寮坑2號民宅。
09:33 右往石燭尖、九龍山、峰頭尖,當時2009.02.14 平溪國中-九龍山-峰頭尖-菁桐白石村O形,就是走這裡到峰頭尖;此時取左上先走東勢格古道。
09:36 上完小段石階後就是輕鬆的平緩碎石路。
09:40 右叉路可接石燭尖、九龍山、峰頭尖,是東勢格古道與其互通的另一條路徑。
09:44
一樣優美的步道,昨午後下了場大雨,路上此時還滿濕的。要是好天氣,走東勢格古道穿登山鞋就行,今天我是穿雨鞋來的,因為我想走峰頭尖那路應該很濕潤,遇上螞蝗的機會很大,穿雨鞋比較保險。
09:46 孝子尖、慈母嶺叉路,2009.02.22 平溪:孝子山-慈母峰-普陀山-中央尖-臭頭山-慈母嶺O形走過。
09:48 廢棄屋舍。
09:49 官方維護的步道才會看到休息的長椅,不過不是很必要,到這裡還很輕鬆。
09:52 接水管會到前面的瓜寮坑7號民宅。
09:53 廢棄礦舍。
09:53 廢棄礦舍內一景。
09:53 瓜寮坑7號民宅,沒看到電線,看來是沒有電供應的。
09:55 以前都沒走到屋後來,今天心有所感地走過來,發現還有個小瀑布。
09:57 走過這樹木橋可接古道正路,但我還是決定原路走,因為這樣才可以順路看到廢棄礦坑。
09:59 回來走古道正路。
10:00 廢棄礦坑就在前面。
10:01 積水的廢棄礦坑。
10:01 09:57提到的樹木橋。
10:02 水泥橋。
10:03 小瀑布。
10:03 陡上段。
10:05 回照雙土地公廟。
10:06 凌亂的溪邊石頭路。
10:09 又一個稍陡的路。
10:13 滿像是利用路邊石頭堆成的階梯。
10:13 往中央尖叉路也是有走過的。
10:17 差不多的路況續走。
10:19 2009.01.11 平溪:東勢格古道-峰頭尖-峰頭尖南麓山腰-東勢格古道O形當時走往峰頭尖的叉路。
10:20 續前行走東勢格古道。
10:22 此處有清涼幽靜之感。
10:24 總算又接到好的平緩路段了。
10:26 只一下子又遇到陡上。
10:27 臭頭山叉路也是走過的,2009.02.22 平溪:孝子山-慈母峰-普陀山-中央尖-臭頭山-慈母嶺O形。
10:30 平坦處草坪,決定在此第一次休息,因為接下來看到要爬坡。
10:37 休息過後續行。
10:38 視野感覺不錯的山木林段。
10:43 走往草原。
10:45 可以清楚看到草原了。
10:45 拉近鏡頭照白鷺鷥,怕到時走近牠們就會飛走照不到。
10:47 草原一景。
10:49 東勢格十三號民宅。
10:49 往電線桿方向走去即可看到出路。
10:52 到了鐵板橋,終於來到今天的目標路,準備往右走往峰頭尖。
10:53 往峰頭尖越嶺路一開始看來風景不錯。
10:53 當然沒那麼好康,馬上就要轉進山林步道。
10:57 進入小徑。
10:57 特寫東山人的登山路條,由此看來這裡東山人可能來過三次了。
10:58 這裡應該受到本周三颱風的影響吧。
11:00 之前走雙溪中坑古道看到這個都是為了防止牛隻亂走,在這裡就不知道為何做這樣的阻擋。
11:06 這裡也稍稍路跡不清。
11:08 訝異這裡也有廢棄屋舍。
11:09 這裡路跡也不好,但一眼望去可以看到遠處的登山路條,一路皆是如此密集不必擔心迷路。像這樣即使天黑也不必擔心找不到路,也就不會發生求救事件,2013.08.04 瑞芳九份-貢寮龍洞:草山戰備道-廢棄保線路-苦命嶺-龍洞坑古道-龍洞坑溪荒野路迷路求救。
11:15 還算是竹筍,但再過些日子就要變竹子了。
11:26 路也被斷枝擋住,小心闖過。其實行走此段路中,已經遇到兩隻螞蝗。難免的,濕濕的原始山林步道,只是還好發現得早沒被吸到血。
11:33 繼續循山勢陡爬,路跡則都不是太優,只是見多不怪,不要太差就可以了。
11:34 終於上到一處高點,路跡也好很多。
11:36 有指標,續往峰頭尖前進。
11:37 左下指標標往臭頭山,瓜寮坑、東勢格越嶺路,前行峰頭尖。
11:38 又變成了陡上坡路。
11:42 繼續陡爬,真難想像當初怎麼開路的。
11:44 樹林路陡上中,應該花了不少力氣開路,不然應該有很多藤蔓在其間擋路。
11:47 看到這景就累了,喝喝水休息了四分鐘後才繼續。
11:56 陡上了一段也不時遇到倒樹,找空隙或從路旁想辦法輕鬆過去。
12:00 這裡也不好通行。
12:02 不自覺已過了582峰,反正也沒標示,是到此叉路前的一個高點。前行臭頭山,東勢格古道,2009.01.11 平溪:東勢格古道-峰頭尖-峰頭尖南麓山腰-東勢格古道O形,走過來11:57照片處;左往峰頭尖。
12:07 休息五分鐘往峰頭尖走去。
12:10 小岩壁。
12:14 路跡比起582峰之前的路好很多。
12:15 插空隙照山谷山下的風景,中間有道路房子處就是白石腳,下山時會經過。
12:23 倒塌的樹叢看起來很嚇人,其實從右邊小心通過還好。
12:24 小岩脊路。
12:28 此處的路跡也不佳。
12:31 到了右下白石腳、菁桐車站叉路。取直往峰頭尖,雖然去過兩次,但四年半沒走,還是去看看。
12:32 陡上路段算是自然的山勢狀況,峰頭尖是附近山頭最高點。
12:39 再一段陡上路。
12:40 到了峰頭尖。海拔高度609公尺,內務局圖根補點。我第三次到此。
13:05 休息到12:58離開,然後回到白石腳、菁桐車站叉路,由此回程。
13:20 下山自然山勢呈緩下或陡下,路跡大致上也不差,可接受。
13:29 登山路條也很密集,不會迷路。
13:41 有些路徑已漸漸被植物侵襲,也許再不久就會掩蓋。
13:49 路上的小瀑布,大約也是昨天下了大雨,所以到此時水量還夠大。
13:55 路徑看來變得寬了也清楚許多,感覺很好。
14:00 步道沿著水流相伴。
14:01 看到這廟宇建物,感覺到有人煙處太快了些。難得遇到不錯的原始步道想多走久一點。
14:07 再經過幾分鐘,終於離開了山上,這裡已是白石里了(當平溪還是鄉時,是白石村)。
14:08 上張照片往右行,緩步下山很輕鬆,不過沒有樹蔭就感覺熱了。
14:09 此叉路其實都可通往菁桐老街前的"平菁橋",不過如果要去參觀太子賓館與日式宿舍,走左邊的大路比較順。取左。
14:11 從這裡看薯榔尖就很有平溪富士山的感覺。
14:12 往右。
14:14 白石庭園與白石腳。
14:15 上面的屋子正是12:15照片提到的,正好隔了兩個小時。
14:17 叉路往小路直行。
14:18 日式宿舍。
14:19 順著日式宿舍走往太子賓館。
14:23 太子賓館旁的小路。在旁邊的小門休息了八分鐘。
14:32 來到太子賓館,沒進去在門外拍。幾年前已變成民營業者的咖啡庭園,門票150元可抵消費。
14:36 拍一下正門。
14:37 菁桐老街出入口和著名的礦工、煤車地標。
14:39 在平菁橋上看太子賓館最能一覽無遺,此為拉近鏡頭所拍。
14:40 這個熟悉的大石頭還是舊名字"白石村"。
14:55 回到東勢格古道登山口。
14:56 回到停車處。
GARMIN Colorado 400t GPS記錄的行走軌跡。白底文字是我的註解。
參考時間:
平溪國中,停車處,H219M. .3分. .東勢格古道、九龍山叉路,H231M. .13分. .孝子山、東勢格古道叉路,H245M. .7分. .廢棄礦舍,H261M. .1分. .廢棄礦坑,H263M. .5分. .雙土地公廟,H274M. .7分. .中央尖、東勢格古道叉路,H308M. .6分. .東勢格古道、峰頭尖叉路,H343M. .7分. .臭頭山、東勢格古道叉路,H368M. .12分. .東勢格13號民宅,H343M. .3分. .鐵板橋叉路,H326M. .43分. .臭頭山、瓜寮坑、東勢格越嶺路、峰頭尖叉路,H475M. .20分. .九龍山、臭頭山、玉桂嶺、東勢格古道、峰頭尖叉路,H562M. .24分. .白石腳、菁桐車站、峰頭尖叉路,H594M. .9分. .峰頭尖,H609M. .7分. .白石腳、菁桐車站、峰頭尖叉路,H594M. .62分. .白石腳登山口,H280M. .16分. .太子賓館,H235M. .20分. .平溪國中,停車處,H219M
行走時間不含休息花了265分鐘,也就是4時25分鐘,走了9.9公里。
今天走了峰頭尖不同的登山路線,是一個不錯的收穫。也對之前往峰頭尖的叉路解除了疑惑,大約就是東勢格古道的鐵板橋叉路到582峰下來的峰頭尖、九龍山叉路。而這一段就是剛好沒走過的,也是今天會走這路線的誘因。因為昨午到晚下過雨的關係,路上植物侵襲步道較多處出現了久違不見的螞蝗,幸好及時發現沒受害。另外也遇到了兩條蛇,夏季走草叢路真要多注意一點啊。
雖然路線沒有像東山人在旅聯網提到除草清理的路跡清楚的期待,有些還是得跟植物草叢有身體的接觸,但應該比他去清理前好很多。比較值得一提的是登山路條很密集,一眼望去可以看到三、四個間隔的登山路條,不必擔心看不到下一個而不知道怎麼走。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不迷路的關鍵,尤其在不是熱門的路線,沒多久路跡很快又會被植物掩沒。之後再來走的人如果沒有密集的登山路條很難不迷路,這點就應該好好感謝東山人山友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