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2 星期日遊記--九州偶來:福岡縣 宗像・大島路線

=交通=
去程:JR東鄉車站前搭公車(西鉄バス神湊波止場行)到終點站神湊波止場也是神湊港所在,再搭渡輪到大島港
回程:與去程反之

=行經景點=
大島港渡輪站→中津宮神社(0.3km)→御嶽山山頂(1.2km)→椎茸山登山路(1.6km)→中津和瀬林道(4.6km)→風車展望所遊遊歩道連接點(5.5km) →砲台遺跡(6.6km)→軍道(7.2km)→沖之島遙拜所(8.2km)→大島community(9.4km)→大島小學・中學(10.4km)→KANSU海水浴場(10.6km)→大島港渡輪站(終點)

        何謂【偶來】?請看官網介紹:什麼是偶來?換成台灣比較熟悉的文字,便是郊山步道或近郊的健行步道。

        九州偶來是我2018年爬日本百名山-開聞岳時,在路上看到的,當時便熟記在心,有一天一定要來走。

        昨晚睡得很差,導致早上醒來很疲累。但行程已排定,交通的銜接彈性不足,還是起床盥洗,穿戴整齊下去吃早餐。因是第一梯06:30~06:50,所以已有人在等待,我也是早到了三分鐘。時間到了才開放用餐。餐點沒什麼可說,差不多就那樣,而且保證住宿的這十二天都不會有什麼變化。

06:34 早餐。

 

        回房間揹上大背包,其實沒什麼重量,只放了雨傘、長袖襯衫以及一些行動電源、備用電池、輕便雨衣、筆記本等一些輕量物品。根據經驗,日本的氣象預報真的很準,而今天是會下雨的。開始玩的第一天就遇到下雨,運氣不好。不過往後幾天就沒雨了,這又令人慶幸。反正今天就祈禱不會影響行程太多。剛出旅館大門,有風也有雨,趕緊再回到旅館,先上防水背包套。有過經驗,背包雖然號稱防水,但這樣的風吹雨還是會濕的且可能滲透進背包內。目前的狀況是風比雨大,傘就擋風吹的方向。就這樣直接走進博多車站,找到往小倉的快速電車,電車提早15分鐘到,便先進去坐著休息。

07:19 旅館門外的街道。

 

07:30 確定好月台與班次。

 

07:30 電車提前到。

 

07:36 在車內休息時,利用【乘換案內】APP先把事先調查的交通換乘方式叫出,便於隨時查看。

 

        到了JR東鄉車站,月台仍有雨勢,但看只一小段路便可進棚子,就不撐傘跑步過去。車站的標示很清楚,便往宗像大社的方向離開車站。剛到出口便看到公車候車處,也很快便確認好要搭乘的站牌。此時已有一位女生在等公車。還有時間,站牌附近走走照照相,也看到了公車已停在不遠處等候發車。時間差不多公車就來載客,上車便看看風景,國外景觀總是新奇。公車內有幾個人在宗像大社站下車,改天也來研究一下宗像大社的景點魅力。開車的是女司機,很守規矩,叉路或轉彎時都會先停一下再開。回程是男司機也一樣,非性別因素,那就是教育訓練做得好。到站後雨勢未停也有點大,不好到外面照相,好可惜!為何不撐傘出去照?當時就是沒想到啊!

08:16 到了JR東鄉車站。

 

08:21 往宗像大社出口來搭車。

 

08:27 公車已停在不遠處等候發車。

 

08:33 公車提早2分鐘來載客。

 

08:35 公車內有幾個人在宗像大社站下車,改天也來研究一下宗像大社的景點魅力。

 

09:04 到了終點站神湊波止場也是神湊港所在。下車後照照剛剛搭乘的公車與神湊港渡輪候船處。

 

        候船處已有幾個人在等待,在裡面先熟悉一下環境。因可用機器購買船票便去操作,本想買來回票看是否有折扣,卻無此選項,可見渡船的老闆知道遊客一定會來回,就沒必要賣來回票給折扣了。因操作不熟,沒拿到收據,幸好習慣良好,會照下船票,否則登船時,船票會被收走,那就沒有記錄了。而因這渡船也有運送車輛,所以15分鐘前便可開始登船,我也就登船去,實在是候船處也沒什麼好待的。 

09:08 買好單程船票,習慣照下來做紀錄。

 

09:08 搭船去。

 

09:11 這是船上二樓位置,因為下雨,這樣的座位自然沒人坐,旁邊會漏風也會吹雨進來,而且我也只是來看看船上有些什麼設施,這種天氣沒辦法安心地照相。

 

09:14 然後便回室內床艙休息,船上有販賣機,就先買了運動飲料備著。

 

09:36 照照海上風景。

 

09:48 約25分鐘的時間(09:25的班次),已到了大島港,準備靠岸。雖然天候不佳,不過浪頭不高,沒感覺船身有何顛頗,否則不知會不會暈船。

 

09:52 下船處便是大島港的候船處,有賣店,神湊港則沒有。照片上的案內所便是賣店,還看到有自行車可租用。不過下雨中不可能騎腳踏車遊逛,再者我是來走偶來路線健行的,更不可能考慮。就分享給後來有需要者這樣的資訊可利用。

 

09:53 先買好回程的船票,避免到時完成偶來路線回到這裡發生剛好要發船的狀況,會因為買票而錯過一班船,差一班船就得多等一個小時半,不注意不行。

 

        之後本想等看看雨會不會變小,畢竟下雨天行走多有不便,不只是看風景與照相會受影響,今天的風有時候吹起來還滿涼的。風雨加行走的熱度,是有些擔心會感冒。但要我就此放棄不走,也不可能。在沒機會等到雨停的狀況下,幾分鐘後決定走了。

09:59 離開大島港候船處後取左,走一小段路便回頭看看候船處的外觀。

 

10:01 海邊有些船停靠。

 

10:01 遇叉路取左,不過回程會從右邊過來。

 

10:02 目前對這些景點標示還無感。

 

10:03 看到【皇族下乘】,應該是下車的意思吧,以前沒看過,覺得很特別,就決定進去看看,其實便是上張照片有的【宗像大社中津宮】,是路線必經之處。

 

09:04 陡上階梯並不長。

 

10:05 一上來便是中津宮神社正殿。

 

10:07 左邊有個向下斜坡,好奇走下來,原來有個小神祠。後面不確定可否往上通,但下雨泥土濕軟,我也不想走看看。

 

10:09 再回到神社後面,便看到有路可走。

 

10:10 果然有路通。取左續行。

 

10:11 到此看見指標牌下方已出現偶來路線專有的絲帶路條。取右。

 

10:11 接下來正如這導覽圖所示,會走完全的路線。

 

10:12 令人期待想見的【偶來小馬】也出現了,稱為GANSE的小馬,有分紅藍色,而紅藍色正是偶來步道的代表色。暗叫一聲 讚!

 

10:13 上山的路上,得把傘往前擋雨。

 

10:18 標示【御嶽宮】鳥居。

 

10:20 繼續陡上坡,在雨勢中感覺很狼狽。

 

10:22 交錯出現的土徑。

 

10:26 鏡頭一直有水滴,雖然不停擦拭還是很受影響。

 

10:27 去年走【京都一周步道】路上一直有"熊出沒注意",九州偶來看樣子是"山豬出沒注意"了。

 

10:28 斜坡式的土徑。

 

10:29 又出現較陡的山勢。

 

10:32 到御嶽山山頂了。山頂的雨勢更明顯,全身濕透不舒服。

 

10:32 勉強還可以看得出來的港邊碼頭風景。

 

10:32 好天氣時坐在這裡看海邊風景一定很享受,現如今只想快速照相做紀錄,然後找個地方休整一下。

 

10:33 OKINOSHIMA(沖ノ島),眺望沖ノ島的方向,霪雨霏霏的此時,白牆一片。

 

10:35 決定再上爬一段到御嶽宮去休息避雨。

 

10:35 御嶽宮前想照一下名稱,雨滴在鏡頭下變成了光點,看不清楚了。

 

10:37 連搖鈴也濕到滴出水來。

 

10:40 下雨的情況下都沒能自拍,趁著御嶽宮有屋簷可擋雨,自拍做紀錄。

 

10:43 行程需繼續,但雨實在不是撐傘可以解決的,因此決定把從台灣帶來的輕便雨衣穿起來。另外原本使用的類單眼相機,平常爬山用的,因雨一直讓鏡頭有水滴,影響照相,便決定收起來,改用手機,手機鏡頭比較不受雨滴影響。因此底下的照片便都是手機照的。整裝完畢,離開御嶽宮。

 

10:46 續行路走右邊柏油小路。

 

10:46 原來觀景平台下方有這樣的架空層,也很適合避雨。

 

10:47 接著換成了土徑。

 

10:52 偶來小馬又出現了。馬頭的方向便是行走的方向。

 

10:56 由此圖可看出大島的步行路線全境。

 

10:57 紅藍絲帶再次出現,不算密集,但也足夠適時指引。

 

11:02 這種天氣霧茫茫是看不到的。

 

11:10 緩下坡的落葉路徑。

 

11:18 看起來像是水塔。

 

11:19 接上道路,跟著指標取右。

 

11:19 特寫一下指標。藍色表示順向,紅色表示逆向,所以我走的是順向。

 

11:22 在此又要取右。

 

11:25 走到此有聽到狗叫聲,要是在台灣就要擔心會衝過來,但在日本則不必擔心。

 

11:31 繼續跟著藍指標轉向,又要進入自然山徑。下山到此的這一段,因為雨變小了,風也不強,一個短暫的時間讓我感到行走鄉村風光的愉快心情,要是好天氣一定很棒。

 

11:32 一小段草叢路,葉面潮濕,不過褲子早就濕了,輕便雨衣只是阻擋了植物掃過褲子的不舒服感而已。

 

11:33 潮濕上爬的木板步道。

 

11:35 又是一段落葉山徑,指標也繼續忠實的指引著。

 

11:37 木板很潮濕,擔心濕滑,很小心地走過。

 

11:41 這土徑若是在好天氣,其實也是不錯的山徑,現在就得擔心腳打滑,不能安心地行走。

 

11:43 草坪路徑,有點小積水,當然這時襪子也漸漸潮濕中,尚未全濕,不過也是早晚而已,還有一段長路未走,不可能倖免。

 

11:43 這邊有個告示,大意是說"給有優美心的人,從這裡開始三百公尺的範圍,種植著芙蓉的幼苗,請不要折、拔,否則島民會感到寂寞"

 

11:46 爛泥巴路,幸好不長,大步踏過就好。

 

11:50 又是一處轉向。

 

11:51 有個涵洞,上面不知道是什麼?

 

11:53 經過碎石子鋪面的橋。

 

11:55 這邊則出現鐵片橋。

 

11:55 再次跟著轉向,有要陡上坡的感覺,同時也是官方維護的步道。

 

11:57 不過這步道似乎有一段時間沒人走,步道有長出些雜草來。

 

11:59 繼續上爬,感覺風變強了,因為要上去迎風面,雨也迎面打在臉上。

 

12:00 看似三叉路。但其實左邊只是個小平台,先去看看。這時正值十二點整,日本特有的正午音樂發出來了,想到去年的京都一周步道聽到的音樂都是【小白花】(EdelWeiss),讓我行走時心情也跟著愉快。但這裡的音樂我聽不出來。

 

12:02 折回續行,遠方便是風車,也是大島著名的景點。

 

12:03 這段往風車的步道,真的是少有人走,才出現如此的雜草襲路狀況。

 

12:04 繼續往稜線走,同時也繼續迎著風迎著雨,不怕那路淒迷!

 

12:06 小彎道緩上坡。

 

12:08 改走在水泥路上,左方便是風車所在,先過去看看。

 

12:09 這風景很好ㄟ ,可惜風好強,雨也一直打在身上。我撐傘往前擋風,若無傘,雨從四面八方過來,很容易進入輕便雨衣內。

 

12:10 近看風車就更美了。

 

12:10 這門我沒試著打開,雖沒告示說不可打開,但我想應該不能開,否則裡面的物品容易被破壞。

 

12:10 可休息的地方,但風強雨不小,不是好停留處,也沒風景可看。

 

12:11 近看的風景倒是很清楚。

 

12:11 雖然風雨交加,不好照相,但實在有必要讓自己和大家看看我目前的狀況,所以拿開雨傘,來個手機自拍。感覺這張照片還算傳神。

 

12:14 回看風車。

 

12:15 左邊有個砲台遺址,一樣先過去看看。

 

12:16 路口有這導覽圖,景點3沒經過,因為走的步道方向正好背向它。也算了,要是沒下雨可能還會去補上。不過景點3其實不在偶來步道路線規劃上。

 

12:16 砲台遺址,想說風雨仍大,身體全濕,連鞋內都是了,去砲台內休息擋風遮雨一下。

 

12:17 本來很高興,心想太好了,就是這樣的空間,進去休整一下。結果才剛進去,白努力原理的A1V1=A2V2顯現出來了,風好強,因為進去的口相對大,而裡面有兩三個小瞄準口(砲管口),風速流通,導致傘都快吹折了,就連身體也不容易站得住。趕緊退出來。

 

12:20 原路折回續行,到另一高點,前方總可以擋風遮雨了吧,而它是個公廁。

 

12:20 因為這意象造型很美觀便先過來看看。

 

12:21 回看風車與砲台遺跡,可惜了天氣不好,否則應該是很美麗的風景。

 

12:23 在公廁也只待了1分鐘,因為就是公廁嘛,沒什麼好逗留,就離開續行。突然看到有馬廄有幾隻馬,原來這裡是牧場,馬匹還算滿多的。

 

12:25 左邊有幾隻放牧的馬匹,很膽小,我低調走過(我也怕驚嚇到牠們,怕牠們跳出來親近我),牠們竟然團團向前一起走動,等我經過牠們,牠們才又走回原處。

 

12:27 還以為會走上好一段柏油路,沒想到又要轉入類似產道的土石路徑。這地勢風雨強度小多了。

 

12:29 這樣的土徑走起來也放心,不泥濘也沒草叢要走。

 

12:30 又到了一處可以觀景的地方,也是眺望【沖之島】的,但一樣遠方霧茫茫,距離太遠的沖之島是看不到的。

 

12:30 那就繼續走吧,下雨天走這樣寬廣的路徑,放心許多。

 

12:32 之字形的下山路徑。

 

12:34 高聳的樹木讓路徑的視野為之一亮,感覺這景觀很讚。

 

12:37 繼續不錯的優質山徑,更讓我想著,要是天氣晴朗的話,一定會走得很愉快。

 

12:39 再次接回道路,眼前這風景也是很不錯的。往【沖之島遙拜所】亦可取前下坡到達。

 

12:39 但我先由此小徑往【沖之島遙拜所】,不過會從上張照片的柏油路回來,就是兩路互通,都是規劃路線。

 

12:44 接回12:39提到互通的柏油路,取右轉入往海邊的步道。

 

12:45 沖之島遙拜所已可清楚看見。

 

12:45 這景觀之前在上方也有看到,海景就是好看。

 

12:46 沖之島遙拜所這樣看還滿有型的,有令人想一探的魅力。

 

12:46 走上來看看,既然稱為【沖之島遙拜所】自然是可以遙望沖之島,只是這天氣沒得看。

 

12:47 正殿名為【沖津宮】。

 

12:48 回看近處的海邊風景。

 

12:49 離開沖之島遙拜所,回到兩路互通叉路,剛剛從左邊來,現在往前續行。

 

12:52 回到右邊剛剛走的土徑產道叉路。取前續行。

 

13:00 柏油路走了一段,在此取左。

 

13:01 另一處泥沙產道。

 

13:07 又接回柏油路。

 

13:07 好像接上一般道路,雖然路幅不寬,取前續行。

 

13:11 這指標在此時能看得懂了,中津宮就是早上剛走時的第一個景點,而渡船站正是我的起點。

 

13:14 進入民宅區,要是在台灣,真的會擔心有狗過來,不過在日本不用擔心。

 

13:15 跟著指標轉向到此,這叉路是個關鍵,偶來步道的紅藍絲帶繫在欄杆上,讓我誤以為續行路要取右上斜坡,但正路其實是左邊這平緩柏油路。不過看九州偶來官網,右斜坡這條算是支線,並不算走錯。

 

13:17 有個小佛堂。

 

13:21 不過與日本山友的航跡對不起來,還又回去確認,發現他走得跟我差異不大,只是再小繞一段而已,加上雨勢不小,便回來繼續走,看離線地圖取右邊回渡船處。不過後來比對官網地圖,我參考的日本山友航跡也沒走對,至少我還比較正確,算是支線路線。

 

13:23 一小段草叢路。

 

13:24 民宅小巷中通行。

 

13:26 接回海邊,取右。

 

13:26 剛好有大島觀光巴士通過。

 

13:27 路經大島行政中心與消防單位(宗像消防署 大島分遣所)。

 

13:27 今年4月3日花蓮大地震,沒想到在這麼偏遠的島上,也有幫台灣募款的行動。這兩者我都有捐款。

 

13:29 這裡則是宗像警察署大島駐在所。

 

13:29 到了早上10:01走過的叉路,取左回渡船處。

 

13:31 回到大島渡船處。

 

今天的行走軌跡圖,GPX檔下載(只有航跡無航點標示)。走了11.6公里,總升降高度(上坡/下坡):478/465m。海拔高度最大值/最小值:241/15m。含休息、拍照與逗留共花了3小時33分鐘。

 

        進到渡船處,先看了船班,原本預定班次是14:40,所以以為13:40也會有一班次,想說現在剛好來得及,卻忘記船班很少,不是每小時一班啊!最近一班次還是14:40,得等一小時後。正常情況下倒是沒什麼,但我現在全身溼透了,連鞋襪都是,更慘的是沒有乾爽的衣服可換。脫下雨衣與長袖襯衫,利用還算有點乾的毛巾,因為放在雨衣內,所以沒很濕,擦拭一下身體。也把鞋襪脫下來,在室內至少可以不會讓腳感到冷。但溫度不高,原本衣服乾燥時,二十出頭的溫度沒問題,現在就感覺有點冷,很怕感冒,才剛旅遊的第二天而已。這時才把在船上買的運動飲料拿來喝,畢竟水分也得攝取。

        本來不好意思到案內所也就是賣店休息,但怕感冒還是進去,畢竟賣店更室內,溫度會更好一點。不過也不會白休息,為了熱熱身子,先花了100日圓買販賣機咖啡。然後又發現有泡麵,這更好了,還有麵食充當午餐,熱湯也更能抗冷。就這樣盡量採取讓身體保持熱度不要受寒的動作。終於到了15分鐘前,可以登船了,吃完泡麵後,穿好鞋襪,整理好衣物,登船去,離開了這一條偶來步道大島路線。

13:56 先來杯熱咖啡抗冷。

 

14:07 賣店一景。

 

14:12 熱熱的泡麵,最能抗冷,我還多倒了些熱水喝到夠。

 

14:25 雨沒停過,要不是有泡麵的熱湯,穿著潮濕的衣服,真的會怕感冒。登船去,目前感覺還OK。

 

14:27 乘客仍只有幾個人,不過有運送車輛的乘客也不一定會上來坐。

 

14:31 還是用乘換案內APP先把已調查過的交通資訊叫出,比較好參考。

 

15:03 即將抵達神湊港。

 

15:05 往JR東鄉車站的公車已在等候。

 

15:11 趁還有幾分鐘的時間照照相做紀錄,今天沒什麼機會自拍。

 

15:20 上車囉,可以休息看看風景。但還是很怕感冒,看到上車的人有戴口罩,突想到,會感冒是因為有病菌,不是只因為感到冷而已,因此也戴上口罩防止一下。加上昨晚沒睡好,精神不佳,更要保護好自己。

 

15:42 到了東鄉車站,看看街道風景。

 

15:42 離搭車時刻還有12分鐘,應該在剪票口前的椅子坐著休息、時間到了再進去,因沒想太多,想說在月台休息也一樣,便進站去。

 

15:44 沒想到月台上的風吹來感覺好冷,便不敢下去吹風,在天橋等著避風。

 

15:54 電車準時抵達。車內的溫度自然好多了,而且有座位可坐著休息。

 

        到站後,雖然不到五點,但決定吃飽再回旅館,不然再出來感覺就比較麻煩。還是對博多車站的環境不熟悉,因為實在太大,又有與百貨公司共構大樓,不容易搞清楚,也不知道何處比較適合用餐。因此先用手機尋找【松屋】,因為要吃飽一點,這種店有大碗飯吃,很實在。不過手機定位在車站內,訊號影響,繞了一下還是不確定方位。等到走出【紫筑口】才發現是車站外,但還有六、七百公尺要走,並且仍下雨、風吹,不敢嘗試走麼長的路。於是改找【吉野家】,這次就很幸運了,剛好就在紫筑口旁,算起來也是同一棟大樓的延伸。

16:49 就近便有吉野家,很高興。

 

16:53 有平板可以自己點餐,也有中文系統,很方便。

 

16:55 點了牛井飯,蛤蜊湯與生菜算是加值部分。這一餐花了1166日圓。

 

16:55 點餐單一覽。大盛便是大碗飯的意思。

 

17:18 用完餐,走到博多口,看到地下街,決定改走地下街,可以擋風遮雨,保護身體不受冷,畢竟現在已降到約18度C的溫度,而我只穿一間短袖POLO衫,還沒全乾。

 

        回到旅館,先洗洗熱水澡,空調也不敢像昨天一樣開冷氣,而是暖氣。因為昨晚沒睡好,這時有些頭痛,很怕感冒,吹暖氣感覺比較舒服。之後便開始用吹風機吹乾鞋子,畢竟只帶了一雙登山鞋,反正晚上不再出去,時間很多,一隻鞋子含鞋墊都超過半小時以上來處理,感覺乾了就放心了。接著就是筆記本,發現下方有一小塊入水沁濕,但不是全部,幸好有套上防水背包套,不然一定更慘。先用衛生紙但功效不大,便改用吹風機一頁一頁吹乾,真的挺花時間的,因為有二、三十頁吧。筆記本是用來記錄每天簡單發生的事情,不吹乾沒法寫。搞定後就放心了,才來備份相片、臉書打卡,為旅遊做紀錄。這期間也到電梯口旁拿熱飲喝,近十點累了,決定早點睡,充足的睡眠是保護身體很重要的方式。

 

 

分享

**在本篇留言**